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 “恐怖组织” 意味着美方将采取一系列举措, 包括冻结革命卫队在美国境内资产; 革命卫队成员若出国, 可能被逮捕并引渡至美国; 禁止美国及外国企业或个人为革命卫队成员及其下属企业提供任何实质资助或资源等。
厦门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范鸿达说, 鉴于伊朗是以色列 “头号外敌” , 美国此时针对伊朗出招的一个重要考量是在9日以色列议会选举前夕为盟友以色列、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站台。他说, 一旦把革命卫队列为 “恐怖组织” , 美国将联合其盟友加大对革命卫队的经济制裁力度, 进而遏制其在军事发展、 巩固政权、 对外行动等方面的能力, 从而限制其在叙利亚、 伊拉克、 也门等地的影响力。
范鸿达认为, 面对美方的挑战和刺激, 伊朗方面不会坐以待毙。对内会进一步追求提升生产力, 以应对加码的经济制裁; 对外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或寻求在叙利亚、 伊拉克、 也门等地采取一些行动, 以缓解国内压力。
美国媒体报道,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是对伊朗加压策略的主要推手。不过, 包括美军高层在内的多方人士担心, 制裁效果恐怕有限。加之革命卫队与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和政党、 黎巴嫩真主党关系密切, 反而可能大大增加美国军事和外交人员在中东 “做工作” 的难度, 美国在中东的使领馆和军事设施、人员或成报复目标。
从耶路撒冷地位、 戈兰高地归属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美国政府近期在中东地区连拉偏架、 屡放 “狠招” , 甚至突破底线, 震惊国际社会。这盘酝酿之中的大棋, 可能导致中东形势更趋动荡。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