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尽精微致广大
—记驻马店籍著名鱼拓艺术家谷冰
    谷冰在拓画中。

    谷冰的鱼拓作品。

  □阮晓林
  2015 年金秋十月, 国内影响最大的杭州千岛湖全国鱼拓优秀作品展和全国鱼拓比赛, 在美丽的千岛湖畔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鱼拓作者欢聚一堂。当主持人高声宣布所有人翘首以盼的大赛最高奖—钻石奖, 被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谷冰摘得时,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 谷冰还一举夺得本届优秀作品展最高奖—金鳞奖, 加上前两届他所斩获的这一奖项, 谷冰成为唯一连续蝉联三届全国优秀鱼拓作品展最高奖的 “幸运儿” 。谷冰众望所归进入国内著名鱼拓艺术家的行列, 并被中国渔业协会聘请为鱼拓艺术委员会理事, 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鱼拓界的领军地位。
  失败对于他是成功的动力
  长期以来, “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鱼拓,普遍被社会视为小众的艺术品种。所谓鱼拓,简单地说就是鱼类的拓片。鱼拓艺术家和鱼拓爱好者,在没有生命的鱼儿身上施以不同层次的墨或彩,经过在宣纸上的一番“拷贝” ,精彩地再现出这些鱼类精灵活灵活现的形态,被誉为是一种使鱼儿“再生”的艺术门类。
  谷冰与鱼拓的结缘是偶然中的必然。 他在驻马店艺术中专求学时的专业是美术, 专业成绩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 参加工作以后, 谷冰业余时间的最大爱好就是钓鱼。 为此, 他可以一夜不眨眼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标, 也可以在烈日当头的三伏季节, 一个人吃咸菜、 啃干馍、 喝泉水, 忘情地在湖边度过一个又一个紧张而又快乐的双休日。 谷冰对钓鱼的热爱, 绝不亚于对绘画的痴迷。
  谷冰 30 岁那年, 偶然在 《中国钓鱼》 杂志上看到了鱼拓作品, 他一下子就被这个陌生而新鲜的事物吸引住了。于是, 他通过 《中国钓鱼》 杂志社,邮寄回来一本由日本鱼拓艺术大师松永正津撰写的 《彩色鱼拓制作法》 , 凭着一股执着精神, 他开始向这个闻所未闻的全新领域发起挑战。为了学习和了解鱼拓, 他远赴西安和北京, 分别拜访了当时国内鱼拓名家阿永和谢春明老师, 孜孜不倦地在学习和探索鱼拓的实践中砥砺前行。
  有人说, 谷冰是为鱼拓艺术而生的。此话虽然有些夸张, 但谷冰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扎实的绘画功底, 使得他一涉足鱼拓, 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高起点。他很快就掌握了在拓画过程中对不同鱼类色彩的调配, 极富美感地完成了对标本鱼身体不同层次的渲染。他从不吝啬笔墨纸张。失败对他来说就是成功的动力, 不拓出满意的画面, 他绝不停下来吃饭或睡觉。当一条静静躺在鱼枕里的冷冰冰的鱼儿, 在谷冰的一涂一抹、 一刷一压的操作中, 忽然间跃然纸上的神奇效果出现时, 他会长时间地站在拓好的画作前, 尽情地欣赏着每一处清晰而自然的纹路细节, 不由得露出会心地微笑。
  看谷冰制作鱼拓是一种精神享受,这个过程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几分钟, 但他却呈现得极具仪式感。
  制作鱼拓之前, 谷冰都要净手、 更衣、 静坐, 直到心无旁骛时才缓缓起身进入工作室。他先观察标本鱼的身体特征, 根据经验调制出浓、 中、 淡三种颜色, 准确地涂在鱼身相应的部位, 以极快的速度用笔反复晕色。由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融合作用, 鱼身体上的颜色此时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是对鱼拓作者色彩掌控能力的考验。这个过程谷冰掌控得十分娴熟, 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晕色之后, 开始敷纸拓印。随着他的按压结束, 一条鱼儿的形体逼真地再现在纸上。最后, 他凝神屏气, 十分专注地用笔尖在鱼的眼睛处轻轻一点,一条原本僵硬的死鱼, 立刻栩栩如生地“活” 了起来。
  鱼拓的制作, 是一个十分具象的表达过程。一条没有生命的鱼儿, 在一般的鱼拓人眼里, 是道具, 是标本, 是沉睡在鱼枕里的孤独 “模特” 。在这样一条僵尸上拓画, 无疑限制了拓者的艺术思维和主观创造性。不论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鱼拓艺术家, 在这里也很难有发挥艺术创作的空间。而谷冰却在这种局限中,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独具艺术思维地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 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徜徉在鱼拓的艺术海洋里
  谷冰在鱼拓艺术领域的不懈探索,一直为同道中人所称道。他尝试把西方油画和中国画的艺术元素融入鱼拓创作实践中。为此, 他曾大胆地用不同质地的纸张、 颜料来制作鱼拓;也曾在拓好的画面上, 探索性地在背景处用写意画来呼应拓面……经过一次次实验,谷冰对鱼拓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 鱼拓一定要做到尽精微、 致广大。现代彩色艺术鱼拓, 是集记录性和艺术欣赏性于一体、 具有独特的不可代替的艺术门类。由于鱼拓的记录性决定了客观写实, 自然纹理的完美呈现,是鱼拓的重要特征和艺术独特性的根本所在。因此, 寻求其他艺术元素的结合, 提升鱼拓的艺术表现力, 必须在这个基础之上, 否则就失去了鱼拓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和艺术价值。为了践行这一创作理念, 谷冰埋头钻研, 在孤独和寂寞中前行, 踏踏实实根植在鱼拓的艺术海洋之中。在这个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 不断升华的过程中, 他的绘画基础和美学知识派上了用场, 逐步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他的鱼拓作品画面色彩逼真, 层次丰富, 纹理细腻。尤其是通过精湛的点睛之笔, 把鱼儿的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谷冰的鱼拓在尽精微、 致广大的基础上, 尝试着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 书法、 绘画等元素, 烘托和强化鱼拓的表现力, 给观众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很多第一次见到谷冰鱼拓作品的人, 都叹为观止地称道:真是栩栩如生, 像鲜活的鱼儿在水中游弋一样。
  在艺术局限性比较大的鱼拓中, 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谷冰曾经拓过一幅海鱼小品, 画面上一条美丽的蝴蝶鱼 (珊瑚鱼) , 迎面对视着嘴巴大张、 威武凶猛的深海鱼—“将军甲” 。在这幅鱼拓上, 他以画面构成空间分割的形式, 题下了 “鱼之道” 三个字, 倒三角的构图, 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画面一强一弱的四目对视,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给观赏者以耐人寻味的想象空间。鱼之道又何尝不是人之道?看那下面的小鱼, 身体弱小却有顽强的勇气迎难而上, 和上面那大口喷张、 居高临下的 “强者” 形成针锋相对, 象征着那些善良而坚强的人们, 不屈不挠, 勇敢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的气魄和胆量。
  为推广鱼拓艺术默默付出
  为了让鱼拓从小众走向大众, 谷冰长年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全国各地, 为公益性推广鱼拓艺术而默默付出。他经常应邀为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生以及民间团体授课, 现场表演鱼拓制作的全过程, 指导鱼拓爱好者开展创作体验。谷冰还利用网络平台发表大量鱼拓作品,制作鱼拓教学视频, 撰写理论文章和经验材料, 广泛宣传和普及鱼拓艺术。2013年, 谷冰和我国著名鱼拓艺术家谢春明, 共同创立 “东方龙脉鱼拓艺术学会” , 为全国各地的拓友搭建了业界最具学术氛围的学习交流平台, 培养出了一批很有潜力的鱼拓艺术中坚力量。在2015年千岛湖第三届鱼拓优秀作品展暨第四届全国鱼拓艺术大赛中, 东方龙脉鱼拓艺术学会的成员, 几乎包揽了全部重要奖项。
  由于热爱鱼拓, 谷冰结识了国内外众多钓友和鱼拓爱好者, 他们把这个平易近人而又富有思想内涵的鱼拓大家,看作可以交往的朋友。谷冰则有求必应, 精益求精地把钓友们心爱的渔获,艺术地定格在画面中, 为他们留下了一生中美好的回忆。2014年9月, 广州钓友黄良第一次出海钓鱼, 就收获了一条难得一见的大马林鱼。他通过国内最大的钓鱼网站—海峡钓鱼论坛, 联系到担任鱼拓版主的谷冰, 热情邀请他到广州制作鱼拓。谷冰马上乘飞机赶赴广州, 连夜为他制作了一幅值得珍藏的大马林鱼拓片。东莞一位钓友慕名给谷冰邮寄几条罗非鱼, 希望为他制作一幅鱼拓作品。几天后他收到谷冰寄来的鱼拓。他家里一只小花猫看见拓画上的鱼儿, 竟上前作欲扑状。于是他迅速按动相机快门, 把这个画面抢拍下来发到网上, 引得无数钓友、 拓友点赞,大家无不为谷冰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技艺啧啧称赞。
  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谷冰, 为了全身心地投入鱼拓事业, 提前退下来,专门从事鱼拓的教学和推广。 闲暇之余, 他广泛涉猎文学、 艺术、 哲学、 美学等门类的名著,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他择良师益友而交, 拜各地才华横溢的文人、 学者和书法家、 画家为师, 广开眼界, 增长见识, 为繁荣和发展中国鱼拓艺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人们常常用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来形容命运对一个在事业上勇于攀登者的眷顾, 而谷冰无疑是其中备受眷顾的 “幸运儿” 。 早在2010年举办的 “碧海杯” 全国鱼拓大赛上, 他一举摘得最佳鱼拓艺术奖。 2011年他的 《黑鱼和鳜鱼》 , 被我国选送到日本参加国际鱼拓大展并获得特别奖。 2014年, 他创作的鱼拓作品 《虎鱼》 , 被选中参加中法艺术交流展, 并获得优秀作品奖……2016年3月, 在天津举办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钓具展— “中国梅江鱼具展” 上, 谷冰应邀和来自日本的世界级鱼拓大师松永正津、 来自黑龙江的鱼拓艺术大家谢春明 3 人, 同台演示鱼拓制作全过程。 展览结束之际, 年过七旬的松永正津, 在新闻发布会上自豪地向与会者宣布:我在中国有两个学生, 一个叫谢春明, 一个叫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