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张红卫
近日,在汝南县板店乡彭营村,一个人成了村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有人戏称他是“庄稼地里飞出的金凤凰”,他就是省劳动模范彭治合。
彭治合是板店乡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彭营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又是一名为群众带来新的种植观念和种植模式,不仅自己创收,还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村党支部书记。
10年来,彭治合以一个现代农民的气魄和胆识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想和人生价值;10年来,他紧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积极创办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依靠规模种植致富的康庄大道。
立足土地实现梦想
“俺是农民,非常喜欢土地。”彭治合说。2009年,当他看到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造成田地荒时,感到十分可惜,就萌生了承包耕地发展特色种植的想法。
“感谢老婆和儿子,是他们的支持让我信心倍增。”彭治合笑着说,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后,他按每亩每年750元的价格与8户农户签订了50亩的租赁合同。随后,他买来一台收割机和一台拖拉机,当年10月开始了规模种植。
彭治合介绍,由于精耕细作和管理有方,第一年他种植的粮食就获得了大丰收,除去开支、成本,大赚了一把。后来,他越干越欢,2011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他流转的土地已有1000多亩。
成立新型家庭农场
“政策让俺吃了颗定心丸。”彭治合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者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转变,让他“野心”更大。
2013年3月,他带头成立了家庭农场,引导更多的村民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向规模经营主体集聚。
“当初流转土地费了不少劲。现在好多了,价格也便宜。”彭治合告诉记者,当初流转土地过程中,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一些要求继续从事种植的农户,采取互换地块的办法;对愿意流转的农户除支付承包费外,还承诺安排他们到农场打工,确保他们收入不低于其他农户。
成立专业合作社
机遇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2013年11月,彭志合以流转土地2300亩的规模在汝南县工商局拿到了“板店乡大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牌照。
合作社成立后,他每年都根据市场行情与外地农业企业签订订单,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014年以,来他先后与省驻研种业、汝南天中种业签订合同,根据公司要求把合作社建成优质小麦粮种繁育基地,精心培育小麦品种7698,现该品种已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进行推广。2015年还先后与茅台酒厂、金门酒厂签订红高粱种植合同,发展红高粱2000多亩;2016年与河南明程科技开发公司合作种植小米1300亩;2017年与安徽中药材购销公司联合发展中药材白花舌草1000多亩……
为实现机械化作业,2015年他又牵头成立了汝南县唯一省级示范社——彭营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大型农业机械40多台,入社农机手80多人,不仅能满足耕种需要,还为周边群众提供服务。
共同致富奔小康
“一人富不是富,共同富才是真正的富。”这是彭治合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一直奋斗的人生目标。
作为村支部书记,彭志合致富不忘乡亲,在不断扩大规模经营的同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集中规模种植与分散种植相结合的发展路子,辐射带动周边5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让周边村100多户贫困户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或发展产业摆脱贫困。
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板店乡已有15个300亩以上的合作社,全乡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突破10000亩,特色农业已成为该乡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全乡农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实现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农村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