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因病结缘“人参茶”
绞股蓝帮他敲开致富门
    采摘绞股蓝嫩芽。

  □全媒体记者邓丹华通讯员张红卫文/图
  6月19日一大早,汝南县板店乡彭营村的彭兴旺夫妇就在“茶园”里忙碌。妻子叶玉荣麻利地掐着绞股蓝嫩芽,彭兴旺在给新栽的绞股蓝幼苗施肥。记者说明了来意,47岁的“茶农”彭兴旺望着长势良好的绞股蓝娓娓道来。
  结缘:弃工返乡
  “我与绞股蓝打上交道,纯属巧合。”彭兴旺说,2000年,他和妻子到新疆打工。2012年,36岁的妻子患上了血脂稠病,从此他每年都要陪妻子到医院输水打针,降血脂。2017年4月的一天,一朋友到他家做客,偶然谈到妻子的病。朋友告诉他,不要再打针吃药了,只需喝绞股蓝茶就可以降血脂,并送给他一两绞股蓝茶让他的妻子喝喝试试。
  “真的很神奇,我爱人喝了一周,感觉好多了,头也不怎么晕了。”彭兴旺想到当时的情景,兴奋地说,从此,他就对绞股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电脑,他了解到绞股蓝号称“人参茶”,药用价值比较高,经加工后泡水喝具有降“三高”、保护血管的作用。国家科委已将其列入“星火计划”,是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通过老中医他了解到绞股蓝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喝绞股蓝茶对“三高”、亚健康、肠胃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患这类病的人多得很,市场需求量很大。”
  2017年底,他和爱人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决定自己种植、加工绞股蓝。
  试种:摸索前行
  彭兴旺介绍,辞去工作后,他就外出学习绞股蓝种植及加工技术。经过4个多月的学习,他感觉自己已掌握了技术,于2018年4月底返回家乡,开始引进幼苗试着种植。
  “真是学着容易,种着难呀!”彭兴旺望着正在采摘绞股蓝嫩芽的妻子叹口气说,绞股蓝喜荫蔽环境,一般生长在山林下、水沟旁、山谷等阴湿处,他学习的地方气候比较适合绞股蓝种植。去年4月种植时,他忽略了当地的气候,种了两亩绞股蓝,仅成活了1000多棵,成活率还不到3%。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彭兴旺笑着说,经过他长时间、多次的种植摸索,他现在已经掌握适合在当地种植的技术。
  “种植还好说,关键是烘制更需要技术,弄不好,采好的茶,丢掉更可惜。”彭兴旺惋惜地说,去年他刚开始加工绞股蓝时,连续烘老6斤,损失了几千元。
  “不过现在好了,种植和烘烤技术我基本都掌握了。”他笑着说,现在存活的这1000多棵绞股蓝,3天可以产一斤“茶”,6天卖一次,2斤一个包装,直接通过快递寄到四川,有多少他们要多少,接到货后通过微信付款,每斤500元钱。
   梦想:共同致富
  “种好了,一亩地收入应该很可观吧?”记者笑着问。
  “那当然!但投资也不小。”彭兴旺很自信地回答,种植绞股蓝要求纯生态,不能施化肥,不能打除草剂,他施的肥都是从养殖场买的,成本很高。施肥、拔草、采摘、烘制都需要人工。
  彭兴旺告诉记者,他在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今年他已增加了3亩,同时他还在申请注册商标,等商标注册成功后,他会带动村民共同种植,共同致富,把“彭营绞股蓝”的名片撒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