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省委书记讲“中国提琴之乡”的故事
确山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好声音”
  

□全媒体记者 许静

  本报讯 据《河南日报》报道,6月28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河南省委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兰考县举行。会上,省委书记王国生向与会嘉宾讲述了三个故事,其中之一就是确山县农民用勤劳双手打造“中国提琴之乡”的故事。
  这次专题宣介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首次通过党的对外工作渠道,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向外国政党政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三农”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其在中国地方的实践情况。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300名政党领导人和代表参会。
  会上,省委书记王国生向与会嘉宾讲述了郏县种粮大户郭亚培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栾川县重渡沟依靠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确山县农民用勤劳的双手打造“中国提琴之乡”三个故事,生动诠释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河南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奋斗实践。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省确山县一批农民丢下锄头到北京的提琴厂打工,从学徒干到制琴师。2015年,确山县“欢迎闯天下的确山人回家”,规划建设了提琴产业园,现在已有60多位制琴师回乡创业,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其中不少都是贫困户。确山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造出了中国80%的中高档提琴,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好声音”,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幸福。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如何让农民富起来。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走出土地,走进工厂、走到城市。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看好农村发展机遇、发展前景的人越来越多。我省顺应这一趋势,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坚持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把走出去的“打工潮”变为引回来的“创业潮”,让留在乡村的人更添信心,让返乡创业的人干得舒心。全省返乡创业者已累计达130万人,带动就业814万人。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成为新时代河南农村的靓丽风景,不仅使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活力增强了,还加速了脱贫攻坚的进程,促进了农村家庭空巢化问题的解决,农民的收入更多了,致富门路更广了。省委书记讲确山“中国提琴之乡”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确山县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确山县委书记路耕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确山要立足产业兴旺,着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建设“有实力”的乡村;要立足生态宜居,让农村真正美起来、靓起来,建设“有颜值”的乡村;要立足乡风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有乡愁”的乡村;要立足治理有效,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活力”的乡村;要立足生活富裕,让农民在广阔天地实现梦想,增强获得感,建设“有梦想”的乡村。
  “没想到我们生产的小提琴竟然引起了省委书记的关注,并且在那么重要的会议上为我们推介,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让确山小提琴走得更远,让世界上更多人听到‘中国好声音’!”确山县昊韵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新社激动地说。“非常振奋!”河南确山县金鸣乐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堂听说,“我们将以更加精湛的工艺制作提琴,让确山提琴奏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