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
翰墨风华
——臧新义书法艺术赏析
    人物简介:臧新义,河南确山人,字涵之,号雨园,别署抱玉室、深柳堂主人。中文学士、法律硕士,当代书坛泰斗刘艺入室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书法家协会理事,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执行秘书长。

    臧新义(左)和刘艺在臧新义书法研讨会上

    臧新义作品

    臧新义楷书对联

    臧新义作品

  □全媒体记者 张广智 通讯员 孙秀明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书圣王羲之以微醉之笔,成就中国文人书法家一生都愿徜徉其中的文化意境。当代书法家臧新义,正是沉浸《兰亭》人文精神,立足颜楷,追风魏晋,遍临诸帖,深悟精研,以一位儒者情怀,挥洒出一片古雅之风。
  臧新义出身于书香门第、教育世家,幼承庭训,儿提时期就在祖父亲情裹挟着严厉的启蒙下,以颜体书法《勤礼碑》为起点,开始毛笔书写。
  清代王澍《虚舟题跋》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在打下坚实的楷书基础之后,臧新义又沉浸在先秦两汉奇纵高古的名碑刻石之间,《礼器碑》《封龙山颂》《鲜于璜碑》《石门颂》《张迁碑》等,都成为他的取法对象,朝写暮临,寻古探幽,上下求索。终于在瘦劲如铁、变化若龙的金石气韵中独辟蹊径。
  臧新义的行草书,在勤习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初月帖》《奉橘帖》《平安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的基础上,融会宋意风流韵致,唐朝云烟渺渺气象。故而,在他的行草书中,率意自然中蕴浑穆古雅之气,风神俊逸中古韵悠长,在中庸和平之际展示了浓浓的书卷之气、金石韵味,流露出一种文人精神、狂狷气度、儒者风范。
  在中国当代书坛,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刘艺以其极具学术价值的书风创新、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严谨笃厚的治学精神,为中国书法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刘艺的入室弟子,臧新义以事师如父的精神,常问道于师尊,谨听教诲。
  为了寻求脱胎换骨,臧新义特别注重字外功的研习,他把儒学精神仁义礼智信,道家精髓致虚守静等思想融入书法之中,以诗词文学滋养书法内涵,与书学理论研究并驾齐驱,在国家级书法核心报刊发表有《道统与闲适—论书法的社会功用与审美性》《魏晋书法生成论》《酒与草书》《书法审美构成的主客观因素》《王守仁书法摭谈》《晋韵对尚意书风之影响——从黄庭坚的“尚韵论”谈起》等多篇学术论文。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有《臧新义书法作品集》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说,臧新义面对中国书学高峰,山阴问道,勤于攀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迂回路远之际,写下一路风景。
  (图片由臧新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