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百岁抗战老兵何国曾的幸福晚年
生活像花儿一样
    何国曾老人的孩子们都很孝顺,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何国曾老人精神矍烁。

  □全媒体记者郭建光许静文/图
  有一位世纪老人,名叫何国曾,15岁参加革命,经历了烽火岁月、生死洗礼。
  1943年,何国曾加入新四军第五师,在卫生队和被服厂工作。从部队回到家乡后,她生活简朴,深居简出,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生活中,老人经常叮嘱子女,要永远听党的话,爱我们的国家,要多帮别人,不占人家的便宜。她一生育有五男二女,教子有方,子孝孙贤,在当地传为佳话。如今她虽已过百岁,但仍心系国家、感恩政府。2017年,何国曾老人被省妇联评为“河南省巾帼楷模”。
  盛夏,位于青山绿水间的何大庙村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河水潺潺,白鹭翩跹。确山县石滚河镇何大庙村村民何国曾今年4月刚过百岁生日。她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她的抗战岁月给后人带来哪些珍贵财富?
  7月9日,怀着崇敬的心情,记者采访了百岁抗战老兵何国曾。
  战火纷飞的岁月她一针一线支援抗战
  “孩子们,啥时候到家的?累不累?莲枝,快给孩子们泡茶……”满头银发的何国曾老人一路小跑到记者面前。她握着记者的手不停地唠家常,还询问记者的孩子多大了,上的是北大还是清华。老人的四儿媳妇禹莲枝在一旁悄悄对记者说:“俺婆婆待人热情,现在成了老小孩。得按照她的性子来,不然她会生气。”
  老人急着要开西瓜,她的四儿子周朝众见状急忙劝阻母亲,由他来开瓜。老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好客,精神矍铄,身体健康。
  周朝众告诉记者,1943年,在他二伯的介绍下母亲加入新四军第五师,在卫生队和被服厂工作,为部队战士缝制棉鞋和被褥。母亲在被服厂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她有裁剪的手艺,纳鞋底,缝制褂子、裤子样样在行。“她每天一大早出门,披星戴月回家。我的父亲当时也在部队,所以我们家平时就靠大姐大哥操持家务。母亲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都凝聚在为部队战士缝制衣物的一针一线里。”周朝众说。
  一台缝纫机曾为全村人做衣服
  “我最佩服俺婆婆的就是她能干,心灵手巧。”在儿媳妇禹莲枝眼里,婆婆是方圆几里找不到的能人。
  据何国曾的四儿子周朝众回忆,大集体过后包产到户,在外地上班的大姐购买了一台缝纫机,这犹如给母亲干缝纫活儿插上了一对翅膀,她比以前更忙碌了。村里谁家做衣服都来找她。
  据禹莲枝回忆,婆婆自己种棉花,采花晾晒,然后弹棉花,自己纺线,再一针一线纳鞋底,做棉鞋。“我和丈夫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1982年结婚时婆婆家十分困难,3间茅草房子,家徒四壁。每天蒸红薯干、喝红薯干稀饭。红薯干还是买来的。那时候公公已经去世了,只有婆婆带着一大家子苦苦支撑。”
  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这台缝纫机。机器上的木板早已经磨烂,换成了复合板,踏板陈旧。可以想象,几十年,这台承载着一家人希望的缝纫机的响声经常伴随孩子们进入梦乡,为家人和村民们带来多少美好的念想。
  幸福晚年老战友前来为她庆生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4月20日上午10时,何国曾老人家门前的树林里,在千余名乡亲和亲朋好友的深情祝福中,何国曾老人和她的两名战友董花、周荣清一起庆祝自己的百岁生日。
  当歌声响起时,3位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约而同举起右手向大家敬军礼。
  何国曾老人的儿子请来剧团唱大戏,庆祝母亲百岁生日。
  “那一天,婆婆坐在太师椅上看戏,乡亲们都来给老寿星祝寿。听着《穆桂英挂帅》,婆婆那一刻幸福极了。”禹莲枝回忆那天的场面十分感慨。
  禹莲枝告诉记者,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经常来家里献爱心,这令他们感觉很温暖,也为自己的婆婆自豪。
  平淡度日老人始终不忘党恩
  教育7个子女时,何国曾老人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始终不能忘党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每个人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站起来的。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国家给与的。我如今每个月能领取1800多元的津贴,这些都是国家的钱,国家始终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我们有幸福晚年,孩子们事业有成,都是托共产党的福。”虽然何国曾老人口齿不太清楚,可是从她断断续续的话语里,你能明白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每天天一亮,何国曾老人就起床打扫庭院,一生如此。她的衣服始终坚持自己洗。看到儿媳妇起床做饭,她会放下扫帚烧火。
  老人喜欢花花草草,孩子们就在院子里种上杏树桂花树,宽敞的院子里种满花草。院墙外的芭蕉长势喜人,阳光下泛着亮光。春天看花,秋天闻香,院子外的树林郁郁葱葱,不时有鸟儿飞过。不远处的溱头河碧波荡漾,沙鸥翔集。
  老人的孩子们都很孝顺。日前,何国曾老人的儿媳妇禹莲枝被确山县评为孝顺媳妇及孝老爱亲模范。
  匆忙的一面,记者感受到老人内心的那份爱国之情。她待人真诚,挽留记者在家里吃过饭再走。邻居们表示,老人性格开朗,一生勤恳,从来没有歇过一天,活到老干到老。她的一生是值得铭记的一生、令人尊敬的一生。她对国家对乡亲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令人动容。
  祝愿老人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