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
市中医院迎来了一群“小红帽”
小记者感受中医文化魅力
了解中医文化经典故事、参观中药材标本、体验耳穴压豆……
    浮雕文化墙前,讲解员为小记者们讲解中医文化经典故事。

    参观中药颗粒药剂调配中心。

    药剂师孙彦超耐心细致地为小记者讲解。

    小记者们观看工作人员调剂中药颗粒。

    小记者们学习“五禽戏”。

    参观学习的小记者集体留影。

  
  □全媒体记者焦云平文/图
  本报讯7月12日下午2时许,市中医院迎来了一群头戴小红帽、肩背采访包的“特殊客人”。这些“小红帽”与名医面对面,探寻独具魅力的中医文化,揭开古老中医的神秘面纱。
  走进中医院,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风格让小记者充满了新鲜感。这是一家集医、科、教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并重,在全市乃至豫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医院冬病夏治、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日渐成熟,深受市民青睐。
  小记者首先来到浮雕文化墙前。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小记者们了解了《神农尝百草》、《上工治未病》等中医文化经典故事。小记者们沉浸其中,感受着传统医学的魅力。
  随后,小记者们来到百草园,对眼前的中药材标本好奇不已。通过药剂师孙彦超耐心细致的讲解,小记者们认识了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药草,也知道了这些药草各自的功效。小记者们听得入神、看得着迷,还不时举手提问,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小记者们吃过橘子吗?知道橘子是一味中药吗?”“我知道,橘子皮就是陈皮。”一位小记者抢答道。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引得现场逗趣不断。中药师还为小记者们拿来了陈皮和山楂,让小记者们品尝,并向他们讲解其中的功效。
  在中药颗粒药剂调配中心,小记者观看了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和配装过程。“这种中药配方颗粒真好,方便携带,回家后即冲即服。”小记者李浩高兴地说。
  中医院的工作人员还为小记者们表演了五禽戏和八段锦,小记者们站在下面模仿着比划起来,做得有模有样。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区,小记者被刮痧、针灸这些中国传统的诊疗方法所征服,一个个瞪着大眼睛,围着工作人员认真地听着,生怕错过每个细节。小记者们体验了耳穴压豆,亲身感受传统中医疗法的神奇魅力。
  短短半天,小记者们心中萌发了一粒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今天收获很多,特别是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中医药材,体验了中医的耳穴压豆,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传承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小记者魏凡婷说。最后,市中医院工作人员向小记者赠送了冬病夏治免费体验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