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
汝南县老君庙镇产业扶贫效果好
    市委书记陈星、县委书记彭宾昌等领导来老君庙镇指导扶贫工作。

    闫寨村的无公害西瓜大丰收。

    老君庙镇脱贫攻坚抓持续整改促全面提升推进会。


    小方村大众养殖合作社丰收景象。

    肖屯村整装待发的洋马收割机。

    小方村特色种植羊肚菌喜获大丰收。

 

□全媒体记者 周心放 通讯员 刘长记

 
  汝南县老君庙镇位于全国最大人工平原大湖——宿鸭湖西岸,是全国重点镇。全镇有12个行政村,全镇人口4.1万人。此前这里有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95户3309人,2018年底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为防止脱贫户再度返贫,老君庙镇以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户经济收入为抓手,坚持做到“三个好”:“好产业、好龙头、好机制”。增加了脱贫群众的经济收入,巩固了脱贫成果。
    好产业
  实行“一联社、二基地、四园区”的产业扶贫之路。“一联社”,以原农业部命名的“老君庙镇全国最大的农机联合社”为依托,巩固壮大、拓展老君庙农机合作社服务体系。农机专业合作社除组织农机外出开展农作物收割等作业外,还开展农机维修服务、配件加工等合作组织85家,实现农机服务销售、维修、加工一条龙。目前,大型农机保有量3600多台,“天中麦客”农机跨区作业已形成跨区作业、交易、维修、配件服务完整的产业链,年跨区作业收入达5亿多元。农机合作联社吸纳贫困户就业、捐赠带贫、资金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570户贫困户脱贫。
  “二基地”为食用菌养殖基地、香椿产业基地。一是香椿产业基地。香椿产业基地位于老君庙镇闫寨村,总投资5000万元,流转土地1500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25亩,并建设有3000㎡的恒温日光室。业园区内建有香椿产品有香椿酱、香椿茶、香椿薯片、香椿饼干、香椿挂面等生产线6条。安排贫困劳动力278人,带动200户贫困户务工增收,户年均收入14000元-15000元。二是小方村大众食用菌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100万元,主要种植香菇、平菇、灵芝、羊肚菌等,注册有“菇太太”商标,是一个集食用菌的开发、种植、技术服务、加工保鲜、包装储运于一体的产业化、龙头化企业,其中生产的羊肚菌个大肉肥营养丰富,脱水后每公斤3000多元。目前,合作社有技术部一个,培训机构一所,技师2名,技术员30名,菌种厂1个,冷库3座(400平方米),烘干包装生产线200平方,示范园区1处,种植基地3个,出菇大棚200多座。合作社有贫困社员256人,年创效益2000多万元,合作社带动69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户年均收入1000元,可增加村集体经济3.5万元。
  “四园区”:特色农业生态园、有机蔬菜园、特色水产养殖区、宿鸭湖湿地乡村旅游区。一是鑫鑫专业合作社特色养殖区。充分利用宿鸭湖西岸滩涂众多、水草丰富、水面辽阔的生态优势,人工驯养大雁项目。目前,养殖规模达到14000多只,一只商品大雁市场价格500多元,带动本村15户贫困户年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二是宿鸭湖湿地乡村旅游景区。投资30亿元宿鸭湖清淤扩容主体工程项目区位于老君庙镇,其中,湖西岸修宽150米的国际自行车赛道一条,宽300米水深15米人工河一条。小方村位居项目中心区,依靠宿鸭湖西岸湿地草原风光,我们引导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目前,项目总投资达962万元,其中,投资362万元的游客接待中心已建成,并具备日接待游客2000人的能力。为拉大景区的框架,我们争取资金5000多万元,整治了韩溪河,新修了韩溪河大桥、韩溪河通往宿鸭湖的旅游码头,购买了旅游设备等。目前,景区道路、小景点、游乐设施已初具规模,董永遇仙、红船垂钓、渔舟唱晚、浪遏飞舟、草原赛马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惹人生醉,并具备接待大批游客的能力,乡村旅游成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新的增长点。目前,带动50户贫困户户年均收入万元以上。三是天程农庄特色种植生态园。合作社是驻马店市级龙头企业,流转土地1200亩,建蔬菜、瓜果大棚236座,露地蔬菜430亩,藕塘80亩,鱼塘90亩,葡萄、软籽石榴、樱桃、桃、梨等果园300亩。建设有5000平方米恒温育苗室和20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1200亩高标准种植基地安排、带动112名贫困户在园内务,工月收入1800多元。四是肖屯特色有机蔬菜园。流转土地1280亩,温棚153座,种植麒麟西瓜、羊角酥甜瓜、西兰花、芹菜、辣椒、西红柿等无公害有机瓜果蔬菜。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吸收了60户贫困户。
  同时,党委政府根据有关产业政策,为6个贫困村建设了6个村级光伏电站,每个光伏电站对本村未脱贫贫困户分红;建来料加工扶贫车间7个,分别是汝南县东宇制衣厂、汝南县佳源绘图仪器有限公司、驻马店市佳卫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众食用菌合作社、大千卫浴有限公司等7家来料加工企业,安排贫困劳动力820人,人均收入2300元以上。
   好龙头
  老君庙镇的扶贫产业有被评为“中国好人”的大肖村村民苗明霞创办的服装加工厂,招商引资企业佳源绘图仪器公司等企业15家。这些企业根据贫困人员不能外出、技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多以劳动密集的手工业加工为主,让贫困人员通过简单劳动获得收入,让他们鼓足勇气,产生内生动力,树立战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党委政府对龙头企业给予大力支持,所有业务往来重点安排在安排贫困人员较多的龙头企业内。如每年夏、秋秸秆禁烧防火队员防火服装,安排在苗明霞服装厂,乡村街道绿化所用树苗多选择肖屯名盛花木合作社的苗木等,支持企业搞好帮扶。目前,全镇龙头企业共带动贫困户627户,1266人,人均月收入1980元以上。
   好机制
  为更好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老君庙镇建立了一套好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为扶贫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几年来,分别为扶贫企业解决用地6起135亩,为企业协调贷款680万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起,为企业挽回不良损失180多万元。加强对贫困人员的科技培训工作,为企业培训更多优秀员工。利用“阳光工程”等政策邀请县农技校老师,免费为贫困人员举办实用技术、手工制作、家电维修等技术培训班32期,培训贫困人员1358人次。通过培训,这些人员到扶贫车间工作时技术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明显提高,不但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而且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