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0日
既要赡养父母又要照料孙辈
“夹心老人”的苦与乐
后辈要给予他们更多体谅

  □全媒体记者王捷
  上有高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咿呀学语的孙辈需要照料,这是一些花甲老人的生活写照。人们把这类花甲老人称为“夹心老人”,因为他们要两头兼顾,尽管退休了,却无暇享受退休后的安逸时光。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部分“夹心老人”,他们有人说苦,有人叫累,也有人觉得充实并快乐。
   既照料母亲又带孙子他忙得团团转
  “工作了几十年,以为退休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没想到现在比上班的时候还忙。”8月31日上午,66岁的张先生带着93岁的母亲在小区里慢慢走着。他一手搀扶着母亲,一手拎着一大袋菜。
  张先生退休前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会计,退休后,他又到一家私营企业做了兼职,直到66岁才真正退休。以为退休后可以放松一下,可没想到,刚退休不久,儿媳妇就给他生了个孙子,这下,张先生又忙碌起来。
  张先生的母亲今年93岁,父亲去世后,母亲就由他照料。平时,张先生早上带着母亲出门散步,顺便买些菜回家。自从有孙子后,张先生还要照顾小的,整天忙得团团转。张先生说,等母亲散步后,他再把母亲扶回家。之后,张先生要从老伴手里接过孙子,让老伴收拾菜。
   “夹心老人”的生活有欢笑也有泪水
  和张先生一样,69岁的胡大妈也是一位“夹心老人”。
  去年,胡大妈从乡下来到驿城区,因为儿媳妇生了二孩,需要照顾。胡大妈说,早上儿子儿媳妇上班后,她就开始哄大孙子吃早饭,给二孙子冲奶粉。
  虽然在市区,但胡大妈时刻牵挂着农村老家。因为在老家,她还有95岁的母亲需要照顾。胡大妈姐弟四个,她是老大,有3个弟弟。父亲去世后,她和几个弟弟商量,轮流照顾母亲,每人3个月。轮到谁了,谁就把母亲接到家里住。今年4月,轮到胡大妈照顾母亲,她就从市区回到老家,让儿子儿媳妇想办法照顾孩子。让她欣慰的是,儿子儿媳妇都很体谅她。
  “两边跑来跑去,真的很累。”胡大妈说,两边都是至亲,她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她说希望母亲活到100岁,希望两个孙子健康成长,再苦再累,她也快乐。
    后辈要多体谅“夹心老人”给他们放松的空间
  如今,像张先生、胡大妈这样的“夹心老人”越来越多。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长寿老人越来越多,很多家庭进入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
  在这些家庭中,六旬左右的老人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孙辈需要照看,不管谁都不行。
  “父母养育了我们,不能在他们年老需要照顾时不管他们。可孙辈小,孩子们上班压力大,因此也不能不帮他们。我们忙忙碌碌的,都是为了自家人,辛苦也是值得的。”这是很多60岁左右老人的心声。
  然而,因为忙着照顾家人,很多老人“丢”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不得不面对自身体力下降等状况,如何老人、小孩两头都兼顾好,是不少“夹心老人”忧虑的一个问题。
  “夹心老人”的子女应该体谅父母的难处,不要凡事都依赖父母,应给他们留一些放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