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开发区创新扶贫模式
奋力谱写脱贫攻坚“交响曲”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全媒体记者闫宏伟袁敏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开发区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初以来,开发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这一主线,以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国家和省级2018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为抓手,聚焦精准、狠抓落实,取得显著成效。
  教育扶贫全覆盖
  结合开发区自身实际,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由区财政对辖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六类”人群困难家庭子女上学进行补助,在全市率先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学从幼儿园到大学和“六类”人群困难家庭子女大学期间学费补贴全覆盖。
  一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学从学前教育阶段到大学(含大专、本科)阶段的学费,在国家资助政策补助的基础上给予全额补助;另一方面,对“六类”人群困难家庭子女大学(含大专、本科)期间,按照每生每年5000元标准进行补助。
  金融扶贫收益高
  建立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即区级设立金融扶贫服务中心、乡(街道)设立金融扶贫服务站、村(社区)设立金融扶贫服务部,实行信息共享、协调办公、三级联动。
  制订了开发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加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贫企业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建立风险化解、分散、处置机制,工作成效明显。
  特别是与辖区企业欢乐爱家超市合作,通过“公司带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实施产业扶贫,让每位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集中托养获肯定
  围绕“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的帮扶思路,整合现有社区康复站和医疗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完成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和2个日间照料中心升级改造。
  2019年5月,全省残疾人公共设施和家庭无障碍改造现场会在开发区召开,开发区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无障碍改造成果展,残疾人工作得到高度评价和肯定。
  抓好党建促脱贫
  今年初以来,开发区通过在自然村设立党群服务点,构建区级有便民服务大厅、乡级有党群服务站、村级有党群服务中心、自然村有党群服务点的四级党员便民服务网络,把党组织阵地建在群众身边,建在贫困户、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身边,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按照试点先行思路,该区在每个自然村设立2个党群服务点。目前,正在进一步拓展服务平台建设,最终实现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