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特朗普宣布:
“伊斯兰国”最高头目自杀身亡
伊拉克情报部门为美军提供重要信息
    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副总统彭斯等人观看美军针对“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展开的特殊抓捕行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7日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已在美军于叙利亚西北部进行的一次针对性夜间军事行动中自杀身亡。特朗普声称,前总统奥巴马任期内,美军特种部队击毙“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是大事,而巴格达迪的死讯是“更大消息”。 

   现场
    美军趁夜行动
 
  突袭

  特朗普说,美方追踪这名“伊斯兰国”创始人和头目多年,最近几周得以掌握他的行踪。
  特种部队士兵10月26日深夜在叙利亚突袭巴格达迪的栖身地。8架直升机参与行动,美军没有人丧生。特朗普感谢俄罗斯、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和库尔德武装提供的帮助。
    追击
  特朗普说,巴格达迪逃入一条隧道,而隧道另一端没有出口,因而最后时刻引爆炸弹背心自杀。
  “巴格达迪逃到隧道尽头,我方军犬一路追去。他引爆(自杀)炸弹背心,杀了自己和3个孩子。”特朗普描述,巴格达迪的死状难看……他说,美军行动结束后,带走11个孩子。他没有解释那些孩子与巴格达迪的关系。
    鉴定
  白宫记者会比原定时间推迟20分钟。
  前一天晚上,美国媒体援引伊拉克和叙利亚消息源报道,巴格达迪遇袭丧生。
  记者会上,特朗普解释,巴格达迪引爆自杀背心,自己炸成碎块,隧道同时坍塌……他说,美军人员在废墟内对遗体取样,作脱氧核糖核酸(DNA)遗传物质鉴定,“结果立即得出,完全确认,那就是他(巴格达迪)”。
  按照他的说法,美军行动中,巴格达迪的一些追随者投降,巴格达迪的两个妻子落入美军之手,另一些人被击毙。他说,美方后续会发布死亡人数。“伊斯兰国”27日没有确认巴格达迪的死讯。 

   反应
   多方晒“功劳”
 
  伊方定位
  一名情报官员说,伊方情报部门每天通报巴格达迪的动向,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出动无人驾驶飞机,监视目标。
  一名反恐专家告诉伊拉克国家电视台,伊方帮助美方“精确定位”巴格达迪。
   土方合作
  土耳其国防部27日说,土方配合美方突袭巴格达迪,“美国昨晚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投入行动以前,两国军事部门交换情报并配合”。
    叙库尔德武装出力
  “叙利亚民主军”27日说,他们与美方配合,使26日晚的行动得以“成功”。这支库尔德武装的发言人在社交媒体写道:“我们强势和有效的行动再次显现我们(对打击‘伊斯兰国’)穷追不舍的投入和决心。” 

   人物
    巴格达迪的恐怖之路 

  巴格达迪是“伊斯兰国”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是继“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后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巴格达迪原名易卜拉欣·阿瓦德·萨马莱,1971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北萨迈拉镇附近的贫困区域出生。受家庭影响,他2003年加入萨拉菲圣战派。美国那一年入侵伊拉克。巴格达迪因反对美国军事行动遭逮捕,监禁在布卡监狱直至2004年。
  巴格达迪获释后加入“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分支,随后接管这一分支。巴格达迪2013年与“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闹翻”,开始“单干”。
  与“基地”发动大规模袭击不同,巴格达迪和其他“伊斯兰国”头目主张支持者就地投入暴力行动。这一组织声称在全球多地发动袭击。
  巴格达迪行踪隐秘、极少公开露面。美国悬赏2500万美元抓捕他。2017年,一度传出巴格达迪遭俄罗斯战机炸死。他随后发布音频文件,否认自己丧生。
  伴随“伊斯兰国”衰落,巴格达迪隐姓埋名,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辗转。他担心遭刺杀和下属背叛,不用手机,经由多名线人与在伊拉克的两名主要助理联系。路透社报道,“伊斯兰国”“国防部长”伊亚德·奥贝迪可能成为巴格达迪的继任者,但此人目前下落不明。 

   评论
  头目虽死 威胁未除
 

  特朗普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宣布巴格达迪的死讯,无疑是因为这将是本届美国政府的重要加分项。有媒体分析称,一来,此时恰逢美国从叙利亚撤军不久,特朗普政府可以此作为反恐“标志性成果”回应盟友对撤军的批评,挽回些许颜面;二来,可以为美国在中东维持战略收缩态势提供理由;其三,还可以为明年的大选积累政治资本。
  在国际反恐高压态势下,巴格达迪的末日迟早要来。巴格达迪的死讯,将会大大挫败中东地区尤其是叙利亚境内恐怖分子的士气,短期内提振国际社会在中东反恐的信心。
  当然,也应清醒认识到,一方面,巴格达迪的恐怖遗毒远未肃清,“伊斯兰国”近年来进入“化整为零”的状态更加值得警惕。另一方面,中东地区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仍然存在。
  同时,巴格达迪之死尽管会让“伊斯兰国”遭受重创,但该组织并没有被消灭。叙利亚库尔德武装27日警告,巴格达迪的死讯会触发这一极端主义组织进行报复。
  根除恐怖主义需标本兼治。各方需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维持对其全方位的高压态势;同时一些国家也要早日结束战乱动荡,实现社会和解,消除恐怖主义土壤。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更多的“巴格达迪”。(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