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日本侵华又一罪证
汝南工地挖出一枚航空炸弹
已被警方成功引爆
    炸弹长1030毫米,弹径177.8毫米,重50千克,爆炸的威力很大。

    排除险情,引爆炸弹。

   
  □全媒体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葛生文/图
  本报讯“三、二、一,引爆!”近日,在汝南县南环路南侧500米一空旷处,随着倒计时口令下达,“轰”的一声巨响,一枚5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被成功引爆,消除了一大安全隐患。
  11月15日12时许,汝南县公安局110报警中心接到工人陈某的报警电话:在三门闸街道328国道番茄园基地东300米一工地发现一类似炸弹的东西。
  据了解,当日,328国道汝南到平舆段,三门闸街道番茄园基地附近路段正在加宽,土方来自正在施工的汝南“建业新城”“滨湖新城”“佳和城”“碧桂园”4个工地。工人陈某在施工中发现了疑似炸弹的“大家伙”,随即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110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一边向值班领导汇报,一边指令三门闸公安派出所民警出警查明情况,同时,汝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也赶到了现场。
  经现场勘查,初步认定是一枚炸弹。出警民警立即向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和县应急管理局汇报。县应急管理局的大队人员赶到现场后,经进一步确认,是一枚炸弹。
  县应急管理局叫停4家施工方后,县人武部立即派人进行安全大排查,防止再有类似的炸弹或危险存在。
  当日下午5时50分,汝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和三门闸派出所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汝南县应急管理局的指导和指挥下,把该炸弹成功引爆。
  据市公安局排爆专家称,该炸弹是一枚“日九四式”炸弹,在昭和17年6月(即1942年6月),关东军野战兵器支厂生产。炸弹长1030毫米,弹径177.8毫米,重50千克,爆炸的威力很大(图一)。
  据汝南县史志专家介绍,在1944年秋,日本为了挽救失败的命运,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动用了大批飞机、大炮和地面部队,目的是打通从郑州到武汉的南北大通道。汝南县是当时的轰炸目标之一,主要的轰炸地点是西大仓粮库。西大仓粮库位于汝南西城墙根下,距离现在的汝南建业新城距离很近,应该是挖掘机在施工中将未炸的航空弹挖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装上车连同土一块拉到328国道加宽工地后,被陈某发现。
  这一未爆航弹的发现,再次证实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