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勋生前照片。
□全媒体记者郭建光
通讯员王梅枝
如果不是事发突然,刘畅相信,父亲一定会坚守自己的诺言,如今正张罗着他的婚事,可是天堂里没有如果。怀抱父亲的遗像,他潸然泪下。如果不是事发突然,武春玲相信,丈夫那晚一定会回到家掀开锅盖,吃一个菜馍喝碗玉米糁稀饭过着平淡生活。
12月2日下午,为了第二天即将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他奔走于学校党委书记邵根成、校长杨四清、党办主任冯国军等人的办公室,谈思想,谈工作,交流意见。谈到他的身体,他还微笑着说:“等忙过这一段,我就去医院输液……”
2011年,刘世勋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梗,多年来,拖着病体,每天加班加点,忙得没日没夜,“等忙过这一段儿”成了他的口头禅。
然而他的这些计划,再也没有机会完成。
12月2日19:03,汝南幼儿师范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54岁的刘世勋在主持召开全校班主任会议时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33年的教育生涯,他用热爱和忠诚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12月2日,他倒在工作岗位上
“爸,你忙完了吗?我妈已经做好饭了,我去学校接你吧。”“你们先吃吧,不用等我了,我这边晚上7点还有一个会,等忙完回去再吃。”刘世勋的儿子刘畅怎么也没想到,18时21分这段简短的通话,竟成了他们父子的诀别。
回到家,刘畅的母亲武春玲围着厨房转。得知刘世勋要晚一会回家吃饭,武春玲若有所思,炕完菜馍、熬好玉米糁稀饭,又特意调了个洋葱。原本想着等一家之主回到这个温馨的三口之家再开饭,可等了一会儿,武春玲看着上了一天班疲惫的儿子,决定两人先吃饭。
刚刚放下碗筷,学校的电话打来了,得知丈夫晕倒,武春玲赶紧喊上儿子朝学校奔去。会议室内,医生在做着心脏复苏按压。一分一秒过去,母子二人心情越来越沉重,直到看到急救医生叹口气摇摇头准备放弃,母子二人蹲下摸摸刘世勋尚有余温的身体哀求道:“医生求求你们,再救救世勋!”“医生求求你们,再救救我爸爸!”医生说人已经不行了。
后来回忆:18:48,刘世勋和学生处处长万超林走进会议室,因为,19:00刘世勋要给全校60多名班主任开会安排近期的工作。
18:59,会议室里点名完毕。万超林低头对旁边的刘世勋说:“刘校长,你先讲还是我先讲?”“我这会儿难受得很,快叫120。”说完这句话,刘世勋已不省人事。
19:08,救护车到达现场。医生经过2个小时32分钟的抢救,还是没能挽回刘世勋的生命。
这位好校长,为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奋斗到最后一秒。
追悼会上,无数人泣不成声
该校语文教研室吴奉尊老师诗中泣曰“魂归何处?索之万千。基层底部,脚印串串。室灯长明,埋头书案。公理常讲,初心不变。夙夜在公,育我幼专。幼专雄起,虽死何憾?大公弃私,神泣鬼寒!斯人已去影不见,师友濛濛泪不干。携手共继鸿鹄志,春风骀荡满桃园。”“汝师刘校,质朴勤勉,恪守初心,奉献承担。天中职教,筋骨绵延。幼师百年,世勋自然。班声寝音,时鸣几案……”泌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龚中立闻讯发诗文缅怀尊敬的刘校长。
追悼会上,哀乐低徊。汝南师范学校已退休的老校长梁长春来了,他盯着水晶棺站立许久,老泪纵横地喊着:“世勋,我的好学生!您咋走恁早哇!”
远在宁夏上班的学生张文杰请假前来吊孝,看着慈祥如父的恩师,他泪如泉涌。老同学来了,全校四五百名师生来了,每个人面含悲恸;昔日教过的学生来了,一个个失声痛哭。
兢兢业业,他树立师德典范
刘世勋的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柜,两张沙发,再没有别的物件。在他的办公桌上,左侧一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学笔记平整地放着,一枚鲜艳的党徽压在上面,显得格外醒目;右边的玻璃茶杯,盖子打开放在一旁,杯子里的水基本是满着的;窗台上的台历已经翻到12月3日,下面压着的那张A4纸上有五行漂亮的手写字: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打开西侧的文件柜,十几本工作学习笔记整齐地排放着,批阅过的厚厚的文件静静地搁置……
刘世勋办公桌上的日历定格在2019年12月2日,同事的手机打开学习强国学习报表,刘世勋的积分停留在10535分,小组第四名的位置。
“世勋1983年考入汝南师范学校普师班,当时我刚大学毕业分配到这个学校任教,曾给他们班上过一段时间课。当时他是班长,在班里威信很高。由于表现突出,毕业那年便被发展为共产党员。”提起刘世勋的人生经历,该校党办主任冯国军介绍,“1986年毕业后,世勋进入上蔡师范学校工作,先后担任档案管理员、党委办公室主任、总务科科长、副校长。2010年10月,上蔡师范学校并入汝南幼儿师范学校,世勋开始担任汝南幼儿师范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先后分管学校图书馆、安全保卫、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和后勤管理等多项工作。”分管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的人、财、物相当多,要和很多商家打交道,面对这块“大肥肉”,一不小心就会有失足的危险。因此,在平时,刘世勋相当重视廉政理论的学习,常念“紧箍咒”,早打“预防针”,勤注“防腐剂”,严把“权力关、金钱关亲情关”,形成“反腐倡廉从我做起”和“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己人”的良好局面。
作为教育管理干部,刘世勋常对身边的同志讲:“要常怀律己之心,慎独、慎微、慎权,敬畏法纪,不为名利所诱,不为金钱所动,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想舒舒服服的就不要当领导干部。”
甘于清贫,一腔热血慰平生
刘世勋的爱人2017年退休,每个月只有2000多元退休金。2011年,刘世勋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梗,在医院住了将近半年,借了10万多元钱。还没完全康复,他便急着办了出院手续走上工作岗位。那时他所在的上蔡师范学校刚刚并入汝南幼儿师范学校,他与妻子两地分居。妻子武春玲不放心他的身体,多次劝说他,在外地上学的儿子打电话劝他他也不听。“两校刚刚合并,人员少,事情多。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我自己待在家里也坐不住。”刘世勋说。
后来,上大学的儿子因运动过度造成髋关节积水,两年的治疗和手术费又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并欠下亲戚朋友一屁股债。“当时我们带着孩子出院时,中午饭都没敢在外边吃,硬是饿着肚子从外地回到家里做饭吃。”武春玲说,“就这样,当时学校让困难教职工申报‘励耕计划’,说是可以资助1万元钱,他坚决不报。他说,我是党委委员,又是副校长,怎能跟其他老师争这个名额?更何况还有老师比我更需要这个资助!”再多困难再多痛,他都是微笑面对。“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拿出自己生病期间父亲写给自己的墨宝,刘畅失声痛哭。
33年来,刘世勋获得的荣誉无数: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驻马店市优秀共产党员……儿子刘畅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将父亲的荣誉证书铺了整整一床。然而刘畅发现,这些荣誉几乎都是他当副校长之前获得的。
刘世勋就是这样一个人。节假日、双休日,只要有需要,他准会抛开手头的一切甚至是拔掉手上的针头,火速赶到学校,同事们便送他一个外号“工作狂”。
“有一年暑假我去汝师看父亲,他房间里只有一个风扇,一开吱吱响。我就不理解地问他,你是副校长,不能向学校申请个空调?父亲笑笑说,有一点儿困难就向组织伸手,我不会这样做。”
刘家的房子是贷款买的,家庭不富裕。刘世勋与妻子武春玲相濡以沫,一生未红过脸,双方家庭姊妹多,需要补贴兄弟姐妹父母的时候非常多,他们从没有怨言。每逢寒暑假,刘世勋都会把双方老人从上蔡接到家中照顾,多年来一直如此。“世勋对我的父母比我们亲儿子想得都周到,经常去看望,买这买那,上蔡北街的人都知道。”刘畅的二舅武献中谈到妹夫时几度哽咽。
“2003年12月11日,世勋的妹妹刘勤英生孩子大出血命悬一线。我和世勋坚持施救,掏光家中积蓄终于把妹妹的命保下来。祸不单行,我母亲2004年元旦脑梗住院,从此瘫痪在床6年。那年春节由于丈夫忙没能把公公接到家中过春节,谁知道春节过后公公因病去世。这成为我们夫妻心中的痛。”武春玲回忆,母亲瘫痪在床跟着自己,丈夫从未嫌弃,一有空就帮忙照顾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中专的学生年龄小,往往心理波动很大。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他经常走到学生中和学生谈心。“在我们心里,他不像一位校长,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又像爸爸一样让我们有安全感”,这是学生提起他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总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带给学生无限的温暖。
刘世勋至今仍是中级职称,一些职称高的老师工资比他高,2011年之后他几乎把所有的荣誉都让给他人。
“爸爸,去年的体检卡你都没用,今年可别忘了。”“好,等忙过这一段再说吧!”
“儿子该订婚了,你看啥时候和亲家一块儿坐坐,赶紧把婚事给定了,这事别老让人家女方催。”“好,等忙过这一段儿就安排。”
“因为你脑梗留下的后遗症,医生让你每年10月都要去医院输液,今年怎么没见你去呀?”“等忙过这一段儿就去。”
回忆这些点点滴滴,家人心痛。也许,刘世勋忙碌之下从未想过这些等着他去做的事情已经无法实现。
学校的好校长、同事的好领导、学生的好老师……刘世勋有很多完美标签,但是作为丈夫、父亲,他对家人却有很多亏欠。“我爸总是说,这些年一直没时间,等退休了就带我妈到处转转,好好休息休息。每次爸爸这样说,我妈都会咧嘴笑一笑,因为妈妈知道他就是个‘工作狂’。虽然爸爸陪我的时间不多,却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已经工作的刘畅告诉记者,“我在父亲的影响下做了一名人民教师。记得刚参加工作时,领导交给我写材料,都是父亲坐在我身旁耐心指点,常常熬到深夜。这些年来,父亲就像一盏温暖的灯,不仅照亮我们家人的路,也温暖了许许多多他带过的孩子们和与他相处的同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