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
降低起购门槛 提高年化收益率
岁末年初 银行送理财“福利”
市民捡漏忙
  □全媒体记者董莉莉
  “年底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好时机,银行缺钱了,理财产品收益自然就高了。”最近几天,市民王女士正在挑选合适的理财产品。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中行、建行、工行等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岁末年初之际,由于银行揽储力度加大,市场流动性不足等因素影响,各家银行发售及代销的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升,个别产品年化收益达到5.0%,受到了普通投资者热捧。
   门槛降低收益走高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下降了,我不用攒到5万元也能买了。”在市解放大道一家银行网点,刚购买完理财产品的市民刘女士说。
  据了解,目前市区大多数银行将之前的理财产品的门槛从5万元下调到1万元,不仅如此,银行还推出1万元起购的理财产品以及1元起购的理财产品,其中1万元起购的理财产品在理财规模中的占比还在不断扩大。银行降低了起购门槛,就连短期理财的收益也上调了。
  以洛阳银行驻马店分行一款97天的产品为例,起购金额仅为5万元,年化收益达到4.2%,如果是大额客户购买,20万元以上,年化收益还会有所增加。此外,一款300天以上理财年化收益达到5.0%。
  走访中,记者看到不少银行网点都有设置理财产品的展架,推荐自家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其中很多家银行在写出产品名称、期限、收益率等信息外,还标注了“起购门槛1万元”的字样。
   存款或理财一定要分清楚
  “一年了,孩子们给的零花钱加上退休金,这些手上的闲钱不知道是存款好还是买理财好。”在一银行大厅里,65岁的王先生正在向该行的大堂经理咨询。
  网上有一些投资者误把理财产品当作银行存款办理,因此遭受损失的事件,导致很多人到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时会担心。那么,到底如何分辨自己选择了存款还是理财?是存款好还是买理财好呢?
  就此问题,建行工作人员冯博表示,如果去银行存款,柜员会告诉我们存多少钱、多长时间,利率是多少,如果我们接受就可以办理。
  “理财产品则不同,大堂经理会引导大家去理财产品业务区找理财经理,由理财经理向大家介绍具体理财产品。而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理财经理会根据客户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力,给客户介绍各种理财产品详情,让投资者仔细了解理财产品的起投金额、收益和风险性,最后再让客户决定是否办理。”冯博说。
   细分人群推出不同理财产品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如何让钱能够更好地保值、增值是最关心的问题。于是,储蓄、基金与理财产品就进入了大家的投资保值视线。记者走访发现,针对不同人群,银行推出了不同的理财产品,让市民的钱能够快速生钱。
  “对于刚迈入社会不久、月薪2000~3000元的工薪一族,可以将活期银行卡内一部分资金转换为定期存款,定存3个月或者一年,利率将分别增长6.4倍和7.5倍,与活期利息相比,收益大大提高。”邮储银行工作人员刘亚说,对于有了一些积蓄的中年人,各银行都推出有长期持有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保本型理财产品到期时,投资者投入的本金不会损失。
  “退休两三年了,也攒了点钱,钱在手里闲置着,不如做点投资。”近期,家住市解放大道西段的市民白先生在多方考虑下,在每月保留一定的活期存款作为家庭备用金后,把余下的资金投资了银行代销的货币型基金这类安全性高的短期金融品种,低风险的理财类型让白先生乐于接受。
  据了解,现在银行除了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推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外,针对特殊的节日也会推出理财产品,比如针对3月8日“国际妇女节”会推出专供女性的理财产品。
   年末理财“稳”字当头
  记者了解到,通常每年的岁末年初,理财产品收益率会有一小波“红包”行情,建议追求稳健投资的市民不妨多走走、多看看,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走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投资者都想买到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但是,理财非存款,不能光考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忽视风险。当前银行理财收益多数与投资期限挂钩,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与此同时,不同银行间收益亦存在差异,市民可对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进行比较之后再进行购买。
  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好不要将资金集中在一家银行或一个理财产品中,在高收益面前要持谨慎态度。
  另外,市民还需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产品的风险高低,包括产品风险等级、投资方向和范围等,切忌购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