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病魔挡不住春天的脚步
——万金店镇防疫、生产两手抓侧记
  □通讯员李雪太
  春天的脚步迈入门槛,新冠肺炎还在负隅顽抗。怎么办?万金店人说,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蹚不过去的河。对于疫情,他们全面出击;对于生产,他们有序开展。
  万金店人为什么如此从容?日前,在万金店镇政府,镇长李艳伟拿着一沓表册,向镇党委书记辛长松汇报了一串数字:截至2月7日,网上订购化肥593吨、农药17600(箱)件、夏播良种15万斤,使用农机具1588(台)部,春季农田林路建设措施已经完备。
  在镇农办主任胡松山的陪同下,笔者到万金店镇村庄走访。笔者看到,每个自然村的所有路口设有由专人把守的卡点。每过一个卡点,执勤人员都会对我们的来源地、路经地、目的地以及个人身份进行周密细致的盘查,认认真真测试我们的体温并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表册。
  在王寨村的小李庄,笔者看到村民组长谢琳正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车上载着一摞摞物品,走近一看,原来是编织原料藤条。胡松山主任介绍,3年前,由镇政府牵头,外地一家公司到该镇发展十字绣和藤编业务。他们釆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各村民组长都是公司的分理部经理,负责把本组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从来料分配、加工、技术指导、产品验收及收集等进行统管。近两年来,仅此两项,年创收就达千万元。
  在新周村,我们走进刘新锋开的花卉公司经理部。董事长刘新锋介绍,公司的花木通过网约预售,成交额已超50万元。今年春季,公司200亩花卉保守估计将创收百万元。
  茨元村钱庄有100多户人家,家家院子里机器轰鸣,原来,他们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木器加工。该村木器加工声名远扬,已成为镇龙头产业,产品大都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走进女主人李大龙家,见院子里都是家具,便问:“这个季节产品不好卖吧?”她点点头说:“现在不是时候。不过,我们不能出嫁时再裹脚啊。”停了一下,她指着琳琅满目的家具说:“春天是材料风干和油漆家具的最佳季节。现在上级要求我们防疫情、少出门,我们就在自家院里抓紧加工生产。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将来疫情过去,这些就是一沓沓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