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李慧:以钟南山院士为榜样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研究生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的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李慧,读研期间见过钟南山院士查房。“钟院士查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的严谨、平易近人及专业涵养,对我们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每次在电梯或者病房与他相遇,看到他匆忙地向你点头,忙忙碌碌的身影,我就想,医者仁心,今后我也要做一个像钟院士那样的好医生。”李慧坦言,毕业后参加工作,每天忙到深夜,确实很累很苦,不过心中那份对职业的操守激励着她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都要想方设法克服。
  孩子两岁,丈夫在郑州工作。“我要上一线,孩子就交给你了。有问题不?”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刚刚放假从郑州赶回来的丈夫,李慧左思右想还是如实向丈夫袒露心思。“你就放心去吧。一定照顾好自己。”丈夫难得与她见上一面,就又匆匆忙忙带着儿子走了。
  “从1月20号开始那几天,我和同事们忙得焦头烂额,大年三十晚上10点才吃上饭。面对疫情,面对这么多病患焦虑的面容与急切的心情,我们哪里顾得上自己。”比起那些资深医生,李慧坦言当时自己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也非常焦虑。
  李慧还记得接诊的第一个确诊病人:病人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经过很多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在与新冠病毒斗争多天后,这个病人康复出院。“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非常幸福。”面对新冠肺炎这一棘手的病情,李慧感觉自己的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
  “夜深了,我还守在隔离病区,随时听从病人的召唤。他们因为这个特殊的病情无法与家人团聚,内心的确非常孤单,出现焦虑甚至大嚷大叫的情况也能理解。我们只有前去安抚、沟通,告诉他们只有确保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更强大的免疫系统去对抗病毒。慢慢地患者理解了,积极配合我们进行治疗。”每每短暂休息时取掉口罩,都不忍看镜子里的自己,汗湿的头发、泡得发白的手指……李慧说,再苦再累一个人扛,一旦投入到工作中又是斗志昂扬。
  自从踏入工作岗位,李慧就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2016年,我市暴发手足口病,有一次,半天时间她就接诊15个手足口病患儿。“常常是高烧不退,作为医生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那些天从中午接班到晚上6时30分下班,依旧不能回去,还要留下来照顾患儿,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李慧告诉记者,那时往往忙到深夜12时,第二天仍早早来到医院查房。这些年,李慧从来没有睡过一个懒觉。
  儿女连心,李慧的母亲自从她进入隔离病区后非常担心,忍不住一天打几个电话。李慧就给弟弟打电话,让弟弟劝母亲不要影响她的工作。“母亲的心思我非常理解,可是面对手头源源不断的工作,亲情只能暂时放到一边。”李慧表示,即使和丈夫聊天也大都是通过微信留言或者视频连线,“我想念儿子,看看儿子的脸,我心里特别踏实。有理解我的家人,我特别感动。”
  心系患者的李慧和她依旧奋战在隔离病区的同事们,值得我们为他们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