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恩在喂牛。
□全媒体记者 王冬霞
通讯员 丁严奎 谷音 文/图
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不在少数,西平县重渠乡李庄村的吴广恩就是其中一个。他妻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然而,他不仅没有被妻子的疾病压垮,还自食其力,通过养牛脱了贫。
每天5时30分,吴广恩都会准时出现在牛棚里,为他的“宝贝疙瘩”——10头牛添加草料。吴广恩喂牛的草料有麦糠和玉米秆,去年,他投资2000多元买了一台秸秆粉碎机。他说:“大家种的玉米多,俺免费为村民收秸秆,并留下喂牛。”
2017年,一向身体挺好的妻子突然发病,在医院查出患精神病。几个疗程治疗下来,家里的积蓄花光了,加上两个女儿都在上学,这个本来还算殷实的家庭,一下子成了贫困户。而且,为了照顾妻子,吴广恩也不能继续外出务工挣钱。
“在医院花了5万多元,家里的老底都花光了。以后还需要长期吃药。当时俺想,以后日子咋过啊?”吴广恩说,那时想死的心都有。
就在他为生计发愁时,扶贫干部闻讯来到他家,帮他谋划脱贫办法:“县里正在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你去听听,看看能不能通过养殖脱贫。”
参加培训后,吴广恩心里有了底。2018年,他借钱买了2头母牛,建起了牛棚。2019年,为扩大养殖规模,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他获得金融扶贫小额贷款1万元,用于买牛和购买饲料。今年,母牛下了牛犊,牛圈里变成了10头牛。吴广恩高兴地算起了账:“养10个月,1头牛能卖2万元左右,我这10头牛价值20多万元。”
“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俺重新站了起来。”吴广恩感激地说,政府给他的爱人办理了慢性病卡,每月吃药可以报销。还有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一年能收入3600元。家里的危房也改造了,扶贫干部还送来了米、面、油、衣柜等,女儿上学也有教育补贴,该享受的政策他都享受了。
“重要的是扶贫政策让俺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通过养牛,俺一定能致富奔小康。”看着膘肥体壮的小牛犊,吴广恩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