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燏函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有诗曰“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在这天清地明、桃红柳绿、万物萌动的时节,人们会选择走出家门,缅怀先人、祭祀祖先,传承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
今年清明节,和往年不太一样。经过两个月的全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在中国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国际输入性风险增大,国内零散疫情扩散风险依然存在。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3月27日,驻马店市民政局发布2020年“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安全的、文明的、节俭的、绿色的清明。
绿色清明,安全先行。春天风大物燥,气温回升较快,加上焚香烧纸、燃放爆竹等活动频繁,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广大市民清明出行时,要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等规定,不在山头、林区、绿化带、田地等场所焚烧祭祀用品污染环境,不使用塑料祭祀品,不乱扔杂物,不破坏花草树木,不影响他人,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碧水蓝天净土;要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错峰祭
祀,不扎堆、不聚
集,戴口罩、勤洗
手、勤消毒,防止
产生交叉感染。驿城声音
清明祭扫重于心、不拘于形。今年的驿城区各公墓,烟雾缭绕的场景少了,喧哗的身影少了,铺张的祭品也少了。有的市民选择居家祭祀,通过一束鲜花、一篇悼文、一杯清酒寄托哀思;有的在社交媒体上追忆父辈的年华,思索生死的意义;有的选择“代祭扫”服务,通过直播、微信、视频、电子相册等的方式追思先人。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家因追思而绵延。
让清明回归“文明”,广大市民要树立高度的防诈骗意识。“风水大师以看墓地、宅基地、住宅风水为由进行诈骗”、“占卜先生测八字、看姻缘,骗取钱财”、“打着周易、面相学的幌子测功名利禄行骗”、“以测名字、起名字为由行骗”、“骗子利用土法、偏方、跳大神、借魂等方式给病人治病”、“假冒僧人道士化缘,以祛灾祈福为名进行诈骗”等新闻层出不穷。广大市民应擦亮眼睛,自觉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向封建迷信、陈规陋习说“不”。
冯友兰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古希腊是城邦国家,而中国是家邦式社会。如何祭奠先人,往往反映一个人的精神,映射一个家族的气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需要广大市民树立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观念,亲人在世时多陪伴、多尽孝,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亲人离世后,不大操大办、不相互攀比,自觉抵制奢侈浪费不良陋习。
梨花风起正清明。我们行走在这细雨纷纷、万山葱茏里,让文明相伴、让记忆相伴、让这个千年习俗在文明中重获春风化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