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刚过,清明已至,4月4日,我与父亲一同来到信阳罗山县何家冲,这里,是我们的故乡,也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1934年秋,在这棵银杏树下,红二十五军出发西行,这支队伍平均年龄才十几岁。”95岁的何家冲老支书王全书告诉我们,这些年纪最小仅8岁,被称为“娃娃兵”的红二十五军战士,历经山穷水尽,一路枪林弹雨,最终走出了97名钢铁硬汉、开国将军,他们不惧艰难困苦,勇于战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影响和教育着后来人。我的父亲陈学德,从幼年时期便对这些先辈充满了敬仰之情。
2019年7月1日,我的父亲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那满头白发,在一众入党的年轻人中显得格外醒目,蓝工装上的党徽,也分外耀眼。那天晚上,已经57岁的父亲激动得一宿没睡,为了这一天,他整整期待了38年。
1981年,父亲高中毕业后进入驻马店卷烟厂工作。上班的第一年,他就庄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由于当时入党名额有限,加上工厂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父亲将入党的梦想埋在心底,怀抱着驻烟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成长初心,扎进生产车间,开始了30多年钻研烟机设备维修技术的漫漫长征之路。
小时候,我学习,父亲也学习,常常我睡着了,父亲还在挑灯夜战,一本本专业书籍伴随他度过长夜。我参加考试,父亲也参加考试,我上了重点班,父亲考上了我们这座城市唯一的大学继续深造。
天道酬勤。在技能成长成才的道路上,父亲矢志不渝,毫不懈怠,终于从高中毕业的“门外汉”,成为全国唯一“五证俱全”的行业维修专家。如今,他带的徒弟也拿到了全国烟草行业技能竞赛最高奖。如果说父亲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入党,无关乎利益,无关乎荣誉,只因心中那一份执着。
2017年,55岁的父亲饱含深情写下了人生第二份入党申请书:每每遇到困难时,我总想起红军战士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的长征故事,我将自己对技术的摸索,也比作一场长征……恳请党组织能以母亲般的胸怀接纳我。我虽年近花甲,光暗热微,但仍想借此增加绵薄之能。习总书记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在革命战争年代,长征精神是开天辟地的基石,激励和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在父亲的心中,长征精神是攻坚克难的武器,是驻烟人在创业、合并、重建、重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奋斗航标。在我看来,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时,长征精神让我们在哀思和缅怀中,积聚磅礴力量,全力以赴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以告慰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讲述人:陈衍妍整理:全媒体记者邓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