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李银良: 让乡亲们年年分红
    李银良(右二)向县领导展示他的产品。


  □全媒体记者许静文/图
  “帮我们是真情实意、尽心尽力,有他做后盾,俺家不但脱了贫,而且奔小康的日子也不远了。”4月8日,确山县李新店镇潘集村正在该镇鸿鹄鸽业打理鸽舍的脱贫户吴广胜兴奋地对记者说。
  吴广胜口中的李总,就是确山县李新店镇潘集村党支部书记、鸿鹄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银良。
  吴广胜乐呵呵地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租下了鸿鹄鸽业的一个鸽棚,养殖优质白鸽3000对,每对一年收入1000元左右,除去租金、饲料、人工等成本,每年可收入10多万元。
  “为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镇里经过考察,选择位于潘集村的鸿鹄鸽业作为扶贫产业项目,并给予大力扶持。”正在鸽棚里查看乳鸽孵化、收集鸽蛋的鸽厂厂长李云霞向记者介绍,李银良精心为村里的贫困户建造鸽舍、培育优良种鸽,并派人上门传授养殖经验、孵化技术,回收贫困户的乳鸽、鸽蛋,以此带动全村乃至周边村群众尤其是贫困户增收脱贫。
  “我们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样就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客商上门收购乳鸽和鸽蛋。现在我们的乳鸽和鸽蛋根本不愁销路。”李云霞自豪地说。据她介绍,潘集村像吴广胜这样的贫困户有14户。他们原来是村里的鸽子散养户,现在都成了鸿鹄鸽业的“股东”。
  李云霞介绍,李银良原本在市区经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几年前,父老乡亲选举他任村党支部书记。带着组织和群众的重托,他走马上任。为了群众,他跑关系、拉项目、建厂子,一件件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潘集村有养鸽子的传统,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他综合分析了村里的劳动力结构、发展运行成本、肉鸽养殖效益后,于2017年成立了鸿鹄鸽业。村民可带着自家的鸽子入股,每家每年都有分红。
  “鸽子大多销往深圳、上海,非常抢手。”李云霞说,一个鸽蛋4元,一星期销7万枚,收益相当可观。鸽业项目成功了,李银良将其交给了村集体。如今,鸿鹄鸽业进行了扩建,注册了品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也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村民们除了入股分红外,还可拿股金托养。就这样,致富之门开得更大,村民干劲儿更足了。
  李银良敢想敢干,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而且托起了大家的致富梦。
  对于未来,在外地出差的李银良通过电话向记者透露了他的构想:要让全村乃至全镇喜欢养鸽子的人来鸿鹄鸽业创业,形成规模养殖,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务工,让乡亲们年年有分红,让贫困户摇身成“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