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母亲的颂歌 大地的礼赞
——观中华母亲颂第五届网络诗歌朗诵会随感
  □陶秉礼
  由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中共西平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华母亲颂第五届网络诗歌朗诵会》,以诗歌独特的语言艺术,以声情并茂的朗诵艺术,利用现代画面制作艺术及传媒手段,热情弘扬了嫘祖精神,歌颂母亲的平凡与伟大,赞美了西平大地绮丽自然风光及厚重历史,展现了时代风貌,是奉献给广大观众的一场视听盛宴。
  诗歌是美的艺术,是文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朗诵会第一篇章“嫘祖颂”中的《在西平,用蚕桑与嫘祖对话》《嫘祖咏叹调》《嫘祖情》等几首诗歌,从人类文明起始的源头,歌颂了嫘祖种桑、养蚕、缫丝、制衣的勤劳与智慧。《在西平,用蚕桑与嫘祖对话》的诗中:“我终于找到了你/自远古到现在,桑树枯萎了又重生”,一下子把读者拉回到那远古的岁月,“我终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吸引人们看下去听下去。诗作以蚕桑为主线,贯穿人文祖母嫘祖的恩德,细腻、形象、生动。“就像桑叶上那蠕动的白/慢慢闪着光/慢慢变成茧/或许,我还是对你知之甚少/我情愿成为你手中的桑叶/喂养一条蚕”,像蠕动的蚕,闪着光,变成茧,还要变成嫘祖娘娘手中的桑叶,喂养一条蚕。之后,诗作以更广阔的视野,大跨度地展示嫘祖的宽广胸襟,传播文明的德广。“谁在黄河岸边抽丝剥茧,谁让花色图案/通过辽阔的桑林,编织梦想与乡愁/又是谁把华夏文明与山川大地/交给每一匹丝绸去呈现”。接着,诗作以“你提着竹篮从远古的桑树林走来/像三月的早晨,从屋后菜地出来的母亲”。嫘祖是一个从桑树林走来,从屋后菜地出来的一个平凡的伟大母亲。在诗人的笔下,那一片桑叶可以养心骨,养山水,那剥茧抽丝,织成了人间的锦绣,嫘祖人母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
  散文诗章《嫘祖之美》,给人一种纯美静美的质感,那么亲切,那么纯净。“星星走进她,是闪光的。风儿走进她,是清新的。月光走进她,是纯净的。而我走进她,是挚爱的。”从诗中自然看出,她的美是闪光的,清新的,纯净的,更是挚爱的。她不但是外表的美,自然的美,更是心灵的美,内在的美。体现在她的柔软,纯善,至情。因为有了她,“世界静美如斯。而其爱纯美如斯。”这自然增加了人类对嫘祖人母的崇敬、热爱与感恩之情。
  在第二篇章“母亲颂”里,以《母亲的手》《母亲是一种岁月》《母亲的样子》几首诗作,歌颂了母亲的平凡、艰辛、负重、无私与伟大。在《母亲是一种岁月》的诗中,把母亲比喻为:“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地生活的岁月/从明月流向一片冰山的岁月”,时光越是久远越是宽广,越感到母爱的厚重,母亲虽然会离我们而去,但她的爱将伴随一生一世,也是我们终生的财富。“为什么那么多仁人志士/将伤痕累累的民族视为母亲/将涛声不断的江河视为母亲/将广阔无垠的大地视为母亲”,这就把人的亲生母亲升华为民族、江河、大地,提升了诗作的张力与厚重度。也使我们深深感到,母亲是民族的象征,也是爱的象征,是一个永远读不尽的美好故事,值得洒泪感怀。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网络诗歌朗诵会既有歌颂母亲的诗作,又有歌颂当下抗疫中涌现出的母亲的光辉形象的诗作。在《和妈妈一起抗疫》的诗中,赞扬了“妈妈”不惧危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孩子,妈妈站起来是医生/躺下去依然是战士/若问妈妈是谁/千千万万个医护工作者/也是儿女的爸爸妈妈/也是爸爸妈妈的儿女”,多么有力,多么勇敢,多么自豪,新时代母亲的形象展现在视听者的面前,极大地增加了诗歌朗诵会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诗歌朗诵会第三篇章“海棠颂”,透过海棠千姿百态的华美艳丽,赞美西平乃至祖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及取得的成就。如《锦绣西平,有海棠的一寸江山》的诗中:“南风之时,当为海棠写下/善睐之剧/以粉白为词,胭脂为线/在小洪河两岸,着装上演”,诗句形象地反映了海棠在小洪河两岸的种植繁衍。接着,诗作进一步展开,“一座城的脱贫攻坚,飞速发展/须有15万株海棠的净化,有森林的呼吸,共鸣/才能得兼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折射出生态文明建设给老百姓带来的益处,并与一座城的脱贫攻坚、飞速发展相联系,无疑增加了诗作的张力与厚度,避免了空泛的议论抒情,更加接地气。诗作《海棠,你矗立成人民群众大写的群体雕像》《海棠随想》《今夜,让海棠花海化作笑意充盈的诗行》,以浓郁的诗意,充沛的情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时代的花儿开出滚烫的生活。
  总之,这次网络诗歌朗诵会创新载体,精选内容,结构合理,独具特色,达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愿中华母亲颂诗歌朗诵会越办越好,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