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许静 通讯员 刘沛羽
4月13日清晨,温和的阳光下,确山县双河镇的西红柿温棚种植基地内热闹非凡,致富带头人、村干部和贫困群众齐上阵,穿梭于错落有致的西红柿温棚中,摘下一个个红彤彤的西红柿,小心翼翼地放入篮中……
大棚外,一个忙碌的身影正带领村民们麻利地挑拣西红柿装入包装箱,他是确山县纪委驻陈上庄村第一书记杨涛。见到我们,他停下手中的活,递来几只珠圆玉润的西红柿,自豪地说:“尝尝家乡的好特产,皮薄、肉多、味好,能当水果吃。想吃这个味儿,就来双河。”
与杨涛一样,该县自然资源局驻凌楼村第一书记刘永军,谈起村里发展西红柿温棚种植的历程津津乐道:“咱这儿的温棚,种植出的西红柿质量好、品质高,温棚种植技术还摆脱了气候对果蔬生长的限制。除了温棚养护管理外,全年都能享受到西红柿酸甜爽口的滋味。”
刘永军介绍,西红柿温棚种植最初是凌楼村致富带头人成立合作社引入的特色农业项目,投入资金少、发展规模小,销售渠道也较单一。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打出一系列产业扶贫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深远谋划产业、加大资金投入、聘请专家指导精细化运作……如今,凌楼村西红柿温棚种植项目已成为双河本地特色的设施农业扶贫“明星”项目,种植面积300余亩,已有近30个温棚,年效益250万元以上,可惠及凌楼、陈上庄两村100多户群众就业增收,有8户贫困群众已有了自主经营管护的温棚。
谈起西红柿的销售,刘永军颇有心得,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销售造成很大影响,但他们一直想方设法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在种植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下,他们不仅与驻马店本地及信阳市多个超市、生鲜市场联系取得订单,还通过国家扶贫农产品认证和农购网等网上交易平台将温棚西红柿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疫情期间,凌楼村的温棚种植贫困户还和致富带头人一同为防控一线捐出近3万元的西红柿,为疫情防控加油助威,再一次叫响了双河温棚西红柿品牌。
记者了解到,目前,双河温棚西红柿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温棚基地的西红柿订单供不应求,刚出棚就有货车前来拉运配送。杨涛高兴地表示:镇党委、政府已经对陈上庄村、凌楼村的温棚种植项目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产业规划,将进一步扩大惠及全镇1125户贫困群众的产业扶贫和规模种植基地,打造豫南地区最大的西红柿设施农业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双河温棚西红柿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