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戏曲小镇 踏曲寻声来

  □全媒体记者邓思婕/文驻马店日报记者唐翀/图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徜徉古镇关王庙,声声戏曲从青砖灰瓦间溢出(如图),沿小清河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长卷让人流连。
  作为文旅特色小镇,关王庙以发展戏曲文化为主线,以特色建筑为载体,致力打造集生态居住、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生态重镇,并于2015年、2017年连续荣获“全国文明乡镇”称号;2018年,关王庙所在的驻马店经济开发区被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命名为首批“河南省戏曲之乡”。
  青青杨柳色,踏曲寻声来。素有“忠勇信义之乡”之称的关王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璀璨、物产丰饶,曾是古代驿道途经之地,历史上演绎过千里走单骑、古城相会等经典故事。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底蕴深厚的戏曲文化在关王庙以口耳相传的形式生生不息。著名的豫剧改革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樊粹庭就诞生在这里。
  从小受家乡传统戏曲文化熏陶,1929年大学毕业后,樊粹庭投身豫剧改革,他改造提升祥符调唱腔体系,更新伴奏乐器、音乐等,编排导演了数百部传统与现代剧目,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享誉舞台的豫剧名角。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豫剧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樊粹庭也成为豫剧发展史上的奠基者和领航者,被戏剧界公认为“现代豫剧之父”“中国的莎士比亚”“河南的关汉卿”。
  多年来,樊粹庭虽身在异乡,却时刻牵挂家乡戏曲发展,在他的指导和影响带动下,戏曲文化得到长足发展。
  让文化滋养城镇,城镇也要挖掘、升级文化内涵。驻马店市先后成立了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樊粹庭豫剧团、圆梦艺术团、爱心艺术团3个剧团,46个戏曲班社,从艺人员上千人,豫剧文化正逐渐成为关王庙乡、驻马店经济开发区乃至全市的主导文化产业,形成了集研究创新、演出经营、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全新格局。
  浓厚的戏剧文化在天中大地传承发展,让城市独具魅力,让黄河戏剧节永久落户驻马店,也让“河南省戏曲之乡”成为文化天中的又一金字招牌。
  古朴、壮观的汉阙式大门,威武、高大的关羽铜像,街区内传统宫灯,古色古香的木刻商店牌匾……漫步在关王庙特色小镇街头,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一步越千年的感觉。
  在全市“以文化城”的发展布局中,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的关王庙乡豫剧小镇是重点打造的文化工程、民生工程。
  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合、机制新而活……传承发扬的豫剧,带给天中人韵味绵长的惊喜;历久弥新的文化,在豫南大地绵延不绝。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综合平台,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秀丽的小清河畔,在关王庙特色小镇引领下,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美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