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张红卫文/图
“靠救济不如靠自己,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自己还不努力脱贫,始终戴着贫困户的帽子,我这70多岁的老婆子也嫌丢人。”4月19日,在汝南县板店乡板店村一块中药材地里,70多岁的许桂芝正忙着为半枝莲除草(如图)。她一边忙一边说:“种植中药材效益高,但管理繁琐,尤其是杂草须人工拔出,不能打除草剂。别人除草雇人干,我都是自己干,既锻炼身体,又省了工钱,你看我70多岁了,身体还硬朗得很。”
许桂芝家住板店村,一家4口人,与两个孙女、一个孙子共同生活。一提起三个孩子,许桂芝就两眼泪花。她说,儿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育有两女一子,不料在小孙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儿媳就病逝了。为给儿媳治病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很多外债。
为了帮助儿子一家渡过难关,原本独立生活的许桂芝就搬到儿子家帮其料理家务、照看孩子,让儿子能安心务工挣钱还债。经过几年努力,一家人的生活刚刚有了起色,没想到祸不单行,3年前儿子也突发疾病,撇下三个孩子撒手人寰。当时两个孙女正在上高中,小孙子上小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全部落在许桂芝肩上,让她喘不过气来。
“看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当时连死的心都有,可想到还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就咬着牙硬扛了过来。”许桂芝说。
2017年,许桂芝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乡村干部也多次入户谈心,鼓励她树起信心,克服眼前困难,并帮助她家享受到医疗救助、教育补贴、入股分红、种植奖补等诸多优惠政策,经济状况不断改善。
许桂芝介绍,这4亩多半枝莲还是儿子在世时种的,被评为贫困户后,很多人劝她把地租给别人,这样一家人就可以躺在政府怀里享受照顾,自己也可以享清福了。
“可我没那样做,咱不能光依赖政府,我不缺胳膊少腿的,虽然年纪大了点,但身体好,别人能干我就能干。”
许桂芝算了一笔账,这块药材地政府补贴1200多元,一年收获三次卖10000元,加上养老金和三个孩子的孤儿补贴,她家每年稳稳能收入40000多元。
“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一家就没有活路了。现在好了,大孙女去年考上了大学,今年二孙女也要参加高考,小孙子也上了初中,孩子上学有补贴,看病又不花钱,去年我就申请脱贫了。”许桂芝说:“俺还要继续加油干,看着3个孩子一个比一个争气,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