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徐永威和他的“冰上杂技”
    艰苦训练。

    通力合作。

    玩杂技的老物件。

    倒立。

    冰上芭蕾。

    参加演出。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文/图
  冰上草帽、男女组合舞、冰上高跷……4月16日,位于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的练功房里,“徐家班”的杂技学员们正踩着轮滑鞋训练,一个个风驰电掣,尽显青春活力。“发展冰雪运动弘扬奥运精神”“为驻马店添彩为河南省加油为国家争荣誉”的标语挂在墙上,令学员们热血澎湃。一旁的徐永威注视着学员们的每个动作,不时喊话调整,他个头不高但身躯健壮,肌肉饱满,脸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
  侧空翻、倒立、抖空竹……孩子们努力完成每一个动作,老师徐永幸在一旁眼不眨地盯着,随时纠正每一个动作。杂技教练鲁红艳从教7年,他已经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训练时平心静气,一丝不苟,休息时嘘寒问暖,俨如慈父。
  7岁的张满意双手倒立,不停地被鲁红艳纠正着动作,而他4岁的弟弟张可以正在练习最基础的俯卧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对孤儿被送到这里学习杂技,从零开始,经过艰苦训练,一旦能够登台表演,就掌握了一技之长,同时也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从1月22日放假以来,停止了所有演出,直至4月1日才召回20多名学员,开始紧锣密鼓的训练。徐永威表示,今年要冲刺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这个奖是我国杂技界的最高奖项之一。
  该校选送节目《男女技巧》去年荣获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徐家班的演员屡次参演大型比赛都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不俗的实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小演员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他们在训练场地挥洒汗水,浇灌着杂技这朵艺术王国的奇葩。
  徐家班在杂技界频频亮相,频频出彩。在今年除夕央视春晚中,郑州分会场再现的滚滚黄河恢宏壮观的场景,震撼全国观众。滔滔黄河里,几艘舟船摇曳的风帆,就是通过高空杂技“摇摆高拐”实现的,而站在8米高的拐子之上的就是来自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的10名少年。他们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18岁。站在8米高的拐子上,如有轻功般在两根细竹竿间展示高难度动作,左右摇摆,轻盈如燕,具有极强的画面感。
  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助推冰雪运动升温,新兴的冰上杂技成为各大杂技团体争相尝试的艺术形式。徐永威是中国冰上杂技首创团队的演员之一,他是全国少数几位能做到“冰上杂技第一高难度动作”的杂技演员之一。2013年,他回到家乡创办了新蔡冰上职业艺术学校,免费培养贫寒学子,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徐家班”。看到学生们通过练就“一技之长”闪耀在国内外舞台上,他感到很幸福。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3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丰富冰雪产业业态,推动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健身、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大力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徐永威告诉记者:“国家支持冰雪项目,这是我们冰上杂技艺术的春天。”
  近年来,新蔡县高度重视冰上艺术发展,将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项目列为2020年全县十大文旅项目之一,省、市、县多次拨付专项资金,支持职业艺术学校建设。学校克服困难,将杂技艺术发扬光大。徐永威本人主创冰上杂技,并带出了多名冰上杂技演员,多次捧回国内行业大奖,为新蔡县杂技扬了名。
  “再苦再难也要带着这些孩子们在杂技王国闯出一番新天地。”徐永威告诉记者,他们克服疫情影响,抓紧排练,盯着今年的省团拜会和河南省春节联欢晚会,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走上更大的舞台,带领徐家班的学员,写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