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全球首张法定数字货币将在中国落地
深圳等4城拟用数字货币发工资
人民币重磅升级为其国际化创造重大机遇
    近日,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内测的照片在网络流传。

   
  公元990年,世界首张纸币——交子诞生于中国,1000多年后的2020年,首张法定数字货币也将在中国落地。
  人民币已经有72年历史。不管人民币如何改版,其纸币的形态一直未曾变化,但从2020年开始,人民币将以一种新的方式与公众见面——数字货币。这意味着全球第一种法定数字货币将在中国诞生。
  近日,数位银行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数字货币由央行牵头进行,各家银行内部正在就落地场景等进行测试,有的已经在内部员工中用于缴纳党费等支付场景。
  而稍早前,14日有消息称,央行数字货币首个应用场景将在苏州相城区落地。该区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4月完成央行数字货币和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其工资中一半的交通补贴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除了苏州相城区外,未来央行数字货币还将在深圳、雄安、成都进行测试。如果测试顺利,不排除未来央行会扩大测试范围,到时很多城市都有可能用上数字化货币。
  弥补现有货币缺陷
  早在2014年,央行就成立了专门的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2018年3月9日,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正式透露了央行正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的消息,以及这款法定数字货币的名称为DC/EP。
  央行花如此巨大的精力研发DC/EP最关键的原因是弥补现有货币存在的种种缺陷。现有货币有哪些缺陷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高成本。现有的流通货币,不仅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都要耗费巨大投入,在流通中还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防伪,其成本十分巨大。
  二是“弱可追踪性”。现有的货币,一旦进入流通,就很难进行追踪。这使得央行难以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货币政策、及时对货币的流通状况进行调节。
  三是“同质性”。这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只能进行总量控制,而很难让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
  四是“实时性”。所谓实时性,指的是传统货币的交易和支付都是实时进行的。这样的后果是,央行只能在交易的实时对货币进行控制,一旦货币供给的过程结束,央行就对货币失去了控制力。
  以上几个缺陷,法定数字货币都能够有效地克服,而这正是央行大力研发DC/EP的初心。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应对传统货币缺陷这些根本性的动因外,央行选择在现阶段加快DC/EP的测试其实也用意颇深。
  一方面,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比特币、Libra等数字货币纷纷出现,这多少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而DC/EP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应对这一冲击。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对企业和居民进行精准、定向的补贴将会成为政府的一大诉求。如果采用传统货币,要完成这一工作的难度很大。由于DC/EP可以克服“弱可追踪性”“同质性”和“实时性”等问题,相关的政策就可以变得更精准、更有效。
  央行数字货币是啥
  数字货币其实就是数字化的人民币,具有国家信用,与现行货币等值。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法偿性,也就是说,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从法权性讲,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称,中国央行拟推出的数字货币是纸钞替代,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数字货币在支付的时候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不像现在用微信和支付宝都需要绑定银行卡。
  他说:“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和支付宝与微信的区别
  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区别非常大,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电子货币+支付平台的结合体。而微信支付宝只是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最后还要找银行结算。
  另外,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我们银行卡里的一串数字,它像纸币一样,有面额、有数量、能分开。举个例子,200块的数字货币,它可以分为两张100块或四张50块面额币存在你的账户。
  穆长春称,央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替代,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他认为,数字货币并不会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地位产生影响。
  发行数字货币会引发通货膨胀吗
  数字货币等价替换流通中的货币,不会让钱贬值。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从数字化货币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入手,假设现在流通的货币是100元,央行数字货币将等价替换掉这100元。
  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也就是说,发行时,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此外,短期内不会大量发行和全面推广数字货币,流通速度也将保持正常水平。
  因此,数字货币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未来商业银行会不会消失
  数字化货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用在银行单独开设账户,只要大家开通数字钱包,就可以在不同钱包之间实现转账和交易,交易变得更简便、更高效。
  看到这估计很多人担心了:使用数字货币不用在银行开通账户,这意味着大家以后不用去银行了,那商业银行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数字货币全面推广,银行商业会不会倒闭呢?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未来数字货币全面推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假如未来数字货币全面推广,大家就不用在某一个银行单独设立一个账户,也不需要承受银行各种各样的手续费和管理费,只需要大家在手机安装一个数字钱包就可以在所有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完成转账或者交易。
  但即便数字货币全面推广,商业银行也不会倒闭,因为商业银行一些功能是数字货币没法替代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商业银行可能就是一个存钱、转账、取钱的地方,但实际上商业银行的业务并非大家想象的这么简单,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除了日常大家所接触到的存取钱业务之外,还有很多业务,比如贷款、清算、结算等,它们不会因为数字货币的推广而被取消。
  而且目前数字货币还需要通过银行渠道来进行。
  总之,数字货币的推行对银行的影响是有的,但这种影响有限,商业银行的正常业务不会因为数字货币的推行而改变,所以即便数字货币全面推行了,商业银行也不会消失。
  对削弱美元霸权有积极意义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最直接的好处是假币的市场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同时造币的成本也越来越低,纸币、硬币的发行、防伪、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都需要成本,在数字货币时代,这个成本会比纸币低很多。
  央行数字货币与普通银行账号相比,最大的差别是颠覆了银行账号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统一的电子钱包。这意味着我们不用再去每个银行单独开户,一大堆银行卡的时代宣告结束。网购直接支付数字货币的时代来了!
  数字货币的交易信息可以被监控,这意味着洗钱、逃税、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的温床被打掉了。
  毫无疑问,当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普及数字货币的国家后,我们的出口、进口都会和数字货币关联,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大机遇。
  发行数字货币对削弱美元的霸权,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货币数字化是全球未来的大趋势,能走在前面,就可以掌握主动。通过数字货币发行,可以让货币发行与经济更加匹配,货币调节更加高效,币值会更加稳定。未来人民币数字货币完全可以在区域贸易中担起大任,可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以数字货币为基础,构建全球新的金融贸易体系,构建世界新格局。
  (据新华社、《新京报》、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