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华
安建华珍藏的小人书。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文/图
世界读书日是国际出版商协会提出的设想,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11月15日确定的国际性活动节日,时间为每年的4月23日。该节日确定的目的是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对于家住驿城区南海街道安楼社区的安建华来说,30多年的读书生涯,6万余本珍藏图书,每一本图书的背后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多年的读书生活令他的谈吐透出文人的气息。他对读书的执着,令人肃然起敬。对于他来说,读纸质书似乎理所当然。2018年,安建华家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获得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是驿城区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家庭。
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来到安建华家,立即被满屋的图书所震撼,摊在桌子上的连环画很多都是珍品:《红灯记》《平原作战》《奇袭白虎团》《沸腾的群山》《抗日英雄杨靖宇》……谈起自己的读书生涯,安建华娓娓道来。他说,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连环画。在那物资匮乏的时代,他极少向父母伸手要零花钱,一个月只有一两角零花钱,但他不舍得花在别的地方。等攒够两元钱就会来到中山街新华书店,站在高高的柜台前向书架张望,然后买来自己喜欢的图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其中,他特别喜欢一套十本的《铁道游击队》,定价不到2元钱。后来,他拥有近2万册连环画,其中一些是存世极少的珍品。
安建华指着其中一套《红楼梦新补》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不断从网上淘图书,在遇到这套连环画后果断拍下。“连环画记录着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整整三代人的梦想,通过连环画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接触到连环画上栩栩如生的图画。许多文学家书画家都称连环画是他们步入文学和艺术殿堂的启蒙。”安建华的图书种类繁多,他分门别类,都整理得井井有条。
他是一个书迷。“工作后每个月的薪水我大都用来购买图书了。有一年春节前脑子一热买了6000多元钱的图书,兜里一分钱没剩。第二天就过年了,没钱怎么走亲戚?”安建华说自己那一刻的心情是悲喜交加。
对安建华来说,饿肚子可以,不买书不行。知识改变命运,安建华博览群书,他大学毕业后进入粮食系统工作。每天读书是他的生活习惯,他还利用工作之余考取多个资格证书,是一名真正的“证书达人”。
安建华爱书如命。他每次整理图书都戴着手套,存放图书的房间注意通风,还放着湿度仪、温度计。他几乎每天都在可以斜卧的沙发上读书,一旁是一个硕大的地球仪,对他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人生旅程中的梦想。生命因读书而精彩,未来触手可及,胸怀天下,为人处世的态度也随着读书悄然发生了变化。
“诗书可以传家,我认为我们的家风就是推崇知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安建华气定神闲,他多年如一日的读书习惯从未改变,无论外界如何改变,他的初心依旧,他的图书梦依旧。
“未来,我想着建一座家庭图书馆,展览我的连环画,其中部分图书可以让参观的市民翻阅。”安建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这些年集纳的图书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让更多的人读好书、品人生,在原本应该读书的年纪发愤图强,为改变命运而努力,为建设祖国而发力,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书中自有黄金屋,从古至今,书籍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无论是青灯苦读还是手不释卷,通过前人付诸纸张的智慧再现,启迪着心智,虽然现在电子书在年轻人中盛行,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而读书的内涵从未改变。
多读书,读好书,人生定因读书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