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劳动节前夕,他累倒在扶贫岗位上
以自己的生命诠释初心
——追记正阳县闾河乡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宋彬
    宋彬生前工作照。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文/图
  4月17日,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正阳县闾河乡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宋彬倒在了会场,后经抢救无效,于4月19日15时离开人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4岁。
  4月26日,是宋彬离开的第十天,当记者走近他的亲人、同事、帮扶的贫困户时,他们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大家的脑海中,到处都是宋彬工作的身影。
  他抽不出时间休息
  4月17日,像往常一样,宋彬5时40分准时起床,6时赶到离县城10公里的闾河乡街道维护秩序……上午,赶回县城参加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议;中午1时许,他告诉妻子姜海莉要去他所包的闾河乡杨店村参加下午3时的扶贫会议,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闾河乡杨店村党支部书记王俊岭说,宋彬除了在食品药品监督所的本职工作外,还担负着闾河乡政府的安全生产、消防、交通等工作,分包该乡彭围孜村和杨店村两个村的综治工作,同时担任杨店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每一项工作他都尽职尽责,力求完美。
  在宋彬去世的头一天下午,他还在杨店村大杨村民组召开会议商量安罗高速征地拆迁赔偿事宜,到群众家做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
  回到家里,宋彬打电话安排工作,妻子让他洗脚,他说,太累了不想洗。妻子劝他,累了就请一天假歇歇吧,他摇了摇头说:“事多,请假的话工作就耽误了。”第二天,来不及和家人告别,他就匆匆走了,留下了悲痛欲绝的家人和太多的遗憾。
  宋彬走了,搭在椅子上的制服上面还挂着执法记录仪,桌子上还放着一本《习近平论述摘编》和一本《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使用指南》。
  每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
  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宋彬一直在基层工作,20多年,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2017年,宋彬调到闾河乡食品药品监督所任所长,在他的带领下,食药监所被评为先进单位,他也被评为2017年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优秀党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宋彬第一时间沉入村组,50多天坚持吃住在村。“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事,容不得一丝马虎与侥幸。”这是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入户排查、卡点执勤、消杀登记、劝导宣传、义务代办……他都事无俱细地精心安排,亲力亲为。一个口罩是他的防护设备,一个小喇叭是他工作的法宝,50多天他没有休过一天,也没有回过一次家。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闾河乡82家超市、5家药店、3家企业、1所学校相继复工复学,宋彬更忙了,他带领同事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排查风险隐患,严防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全乡食品药品安全。
  “要建立原料台账、就餐1米线、交替打饭不集中就餐……这些宋所长整天挂在嘴上的话再也听不到了。”同事陈丽霞说,宋所长工作认真,每一项工作都亲自参与或过问。开学在即,宋彬把监管服务视角转向学校,对学校食堂人员进行复学前食品安全培训,要求学校餐厅配备消毒柜,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搬家式大扫除,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配餐、清毒、清洁、通风等,他都亲自监督指导,把每项工作都做严、做实、做细,确保不留任何死角和安全隐患。他说,在学生安全饮食方面,宁可越位,但不可缺位。
  “一双筷子一个碗他都亲自查看。”同事张铜斌说,宋彬工作认真还非常关心同志,所里需要加班时,宋彬都会主动留下,让同事回家照顾老人孩子。
  每个贫困家庭都是他的牵挂
  当记者走进杨店村贫困户彭哑巴家时,他用手抹着脸上的泪水,指着床上的被子竖起大拇指,表示这崭新的被子是宋彬给他买的。
  彭哑巴是宋彬包的贫困户,因身份证年龄偏小,几项政策无法覆盖。宋彬几次到派出所协调为其更正,并经常给彭哑巴送钱送物,指导其春耕秋收。每次见到宋彬,彭哑巴都会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地呵呵笑。在宋彬的帮扶下,彭哑巴破旧不堪的庭院变得生机勃勃,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如今,宋彬走了,彭哑巴泪流满面。
  “宋彬为杨店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王俊岭说,以前的杨店村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人心不齐,各项工作总是落后。宋彬来了以后,深入了解原委,找准症结,苦口婆心做通村干部思想工作,在村委、党员、群众之间发挥了“黏合剂”作用。在他的倾心付出下,村干部各司其职,团结一致,很快甩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部分单项工作还走在了全乡前列。
  “哪家的房子漏雨,谁家有残疾人,哪家的孩子上几年级,每户贫困户的情况宋彬都了如指掌。”王俊岭说,2018年冬,大雪封路,贫困户杨保国和张高建家的房子还没进行危房改造,回县城的宋彬担心出问题,一夜没睡。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从县城出发,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15公里到贫困户家中清理房上的积雪。
  他愧对家人也忘了自己
  走进宋彬的家,破旧的房屋,狭小的空间,瘫痪在床的75岁老父亲眼里流着泪水,旁边床上71岁的老母亲两眼哭得通红,妻子姜海莉坐在沙发上不停抽泣,12岁的大儿子屋里屋外地劝说着奶奶和妈妈,场面让人心疼不已。
  “宋彬家里困难。”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刘新说,去年8月,宋彬的父亲突发脑梗在医院抢救,宋彬向他借了4000元钱。虽然父亲下病危通知书,但为了不耽误开会,夜里宋彬还是赶回了村里。
  “忘了自己,愧对家人。”多年来,宋彬愧疚的话不知对妻子说了多少遍,但他知道,工作需要他,群众需要他,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他对妻子说:“再坚持几年,等两个儿子都长大了,就带着你和儿子去旅游。”每次说这话时,姜海莉都会点点头,期盼以后的好日子。
  姜海莉说,宋彬不爱言语,不善表达,但这句温暖的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可他们最终还是没等到这一天。
  “他就是太累了,压力太大,每天都在拼命工作。”姜海莉说,如果丈夫九泉有知,他一定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