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生活无忧
      房屋改造前后的对比。(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 高君瑞
  泌阳县杨家集镇孟岗村村民王清有因截瘫与轮椅相伴多年,原本可以一步跨过的水泥台阶成了他走出家门的绊脚石。依靠家人帮助才能出门的他情绪很低落,一度窝在家里不出门。
  2019年,我市将“完成50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列入残疾人脱贫攻坚考核指标和市政府惠民工程,全市共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改造5377户,其中包括王清有。
  经过改造,王清有家门口的台阶改成了水泥坡道,并且安装了无障碍护栏扶手。如今,王清有自己就可以扶着栏杆、坐着轮椅出门,生活基本上实现自理。
  “现在生活很方便,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的关爱。现在一有时间我就出去转转,心情好了很多。”王清有笑着说。
  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
  “修个坡道,加个扶手,这些看似不大的改造,可能会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融入社会的信心。”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将残疾人脱贫攻坚充分纳入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市残联与扶贫、财政、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共商残疾人脱贫攻坚大计,将残疾人精准康复、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等关系到残疾人民生的工作纳入部门扶贫计划,借助脱贫攻坚大局和部门力量,有效保障了残疾人民生工作的积极运转。2019年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有力保障了无障碍改造的顺利实施。
  有米难做饭、有路难出门、有水难洗澡、内急难如厕……这些曾经困扰重度残疾人的尴尬问题,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得到了解决。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开始自立生活,走出家门,甚至走向社会。
  张金萍因高位截瘫长期坐轮椅,如厕不方便导致经常感染,严重时会高烧不退。褥疮少犯点,过得干净点,成了她最大的愿望。去年,市残联组织人员对她家的门口进行了坡道改造,在卫生间的墙壁上安装上扶手,厨房灶台也进行了改造,还给她换了一台新的轮椅。现在,张金萍几乎没有再得过褥疮,生活自理能力愈来愈强。
  为把家庭无障碍改造这一惠民工程做好做实,在摸底工作中,我市对贫困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需求进行细致地排查,根据每户残疾人家庭住房结构和实际状况,实行“一户一策”,确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设计方案,设身处何地为残疾人着想,让无障碍设施最大限度符合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5377户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
  家里有无障碍设施,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生活质量。2019年,驻马店市残联依照项目进度安排,组织人员,对全市重度残疾人,深入到村,逐人逐户进行调查摸底,通过现场勘查,根据房屋结构以及残疾人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建档立卡的贫困的肢体、听力、言语、视力、精神重度残疾人进行无障碍改造项目,共计改造5377户,财政投入1200万余元。
  同时,结合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适配等项目,统筹规划,同步考虑,同步实施,打造全方位精准改造。按照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和类别改造的同时,为他们配置助行器、拉力器、沐浴椅等生活类、康复类辅助器具,方便了他们的生活和康复。通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切实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使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今年市政府将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纳入10件惠民工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民生工作的重视。
  在具体工作中,我市与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职责分工,夯牢工作责任。对改造进度实行周五上报、每月通报制度。市政府督查室每月将县区完成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县区政府,以此传导压力,形成动力,极大推进了工作。组织人员对县区改造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实地到改造户家中查看改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残疾人家庭满意率达到100%,保质保量地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行得通、出得去、能如厕、洗上澡、晒太阳等,这些在正常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对于残疾人来说却是奢侈的幸福。”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精准对接残疾人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效帮助,让残疾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