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不负韶华担使命履职尽责谋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驻马店日报记者 周由
  回眸2019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把握大势抓大事,守正创新担使命,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实现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亮点一强化政治引领
  始终把牢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人大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全覆盖、常态化学习机制,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进一步筑牢了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根基。
  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行人大职责。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立法和监督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督促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文化生活等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围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建设市县一体化预算联网监督平台,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
  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协助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我市人大工作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重要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认真履行重大决策、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工作职责,强化政治引领,激励、引导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增强履职本领。
  亮点二提升立法质效
  秉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理念狠抓立法质量,不断探索社会各界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一年来,制定地方性法规两部,对35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创新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备案审查工作实效。
  加强生态保护立法。制定《驻马店市山体保护条例》,紧紧围绕矿山开采、风力发电、房地产开发等破坏山体的突出问题设定条款,实行分级保护,强化修复治理,推动实行“山长制”,构建四级山长体系。制定《驻马店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供法治保障。
  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按照专业门类、知识结构、人员规模的立法需求,筛选35名法律专业人才纳入立法专家库。
  制定《驻马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专家工作规定》,推进立法咨询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创新法规征求意见方式和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县区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由各县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本县区市级人大代表集中征求意见,把人大代表参与立法活动情况记入履职档案,有效提高代表参与率;加强与立法参与者的沟通互动,及时归纳整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立法专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及社会其他公众提出的立法工作意见建议,并通过书信、微信、短信、邮件等形式一一回复,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地方立法的积极性。
  亮点三增强监督实效
  准确把握人大监督的政治定位、法律定位,严格依照法定原则、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突出重点问题、重点领域,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加强监督、推动工作。一年来,听取审议市“一府两院”报告15个,开展2项执法检查,组织专题询问2次。监督工作呈现出重点更突出、措施更务实、效果更明显的特点。
  倾力支持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着眼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进、好的态势,全面落实中央“六稳”要求,紧盯“三个同步”“三个高于”发展目标,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着眼于稳外贸、稳外资,推动政府强化统筹协调、抓好服务保障;着眼于打赢三大攻坚战,督促整改突出问题,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效能;着眼于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严格规范社保资金支出;着眼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落实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着眼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国有资产管理。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把检查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作为监督工作重中之重,开展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监督。经过持续跟踪监督,执法检查中发现的17个典型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着力促进民生福祉和社会建设。紧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市政府编制《驻马店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9~2035年)》,新建和改扩建学校31所,新增学位38500个。紧盯老龄事业发展,督促政府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推动加强疾病防控能力建设;推动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
  持续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先后两次审查批准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加强对财政预算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加强支出预算总量与结构、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等方面审查监督。(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