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进驻马店市博物馆,带你穿越时空的隧道,领略文物的艺术魅力,探寻深藏其中的古老秘密。
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
走进市博物馆
感受穿越时空的馆藏珍品
□全媒体记者郭建光文/图
坐落在驻马店天中广场南侧的驻马店市博物馆,是我市唯一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当展厅的灯依次打开,光线柔和地照在文物上,顷刻间,这些蕴含着无数历史密码的实物仿佛变得生机勃勃。它们的前世今生,它们的故事在导游的介绍下变得那么迷人而又令人怦然心动。
新石器时代的绿松石纺轮、双耳陶壶、红陶鬲,春秋时期的铜敦、铜鼎,战国时期的玉璧、多戈戟,汉朝的龟鹤铜灯,唐朝的八卦双鸾镜、绞釉瓷枕,宋代钧瓷盘,清代三彩云龙瓶……当这些展品一一呈现在你面前,里面蕴含的历史信息,令人目不暇接。
据市博物馆副馆长董亚梅介绍,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陈列面积7585平方米,共有8个展厅,分《厚重天中》基本陈列和《古泉天地》、《火土之魂》两个专题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展览文物、图片数量2000余件。展品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临时展厅还不定期举办精品文物、艺术品展览。展馆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公共服务区域配有电子触摸屏、资料查询区、资料放映区和观众互动区。在这里,观众可了解博物馆的概况和展览介绍,体验与虚拟文物互动的乐趣。博物馆还对重点文物配备了中、英两种语言的导览系统。馆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天中文化特色。
作为我市的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市博物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我市文物保护、文物研究,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人民群众游览和休闲的理想去处。“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市博物馆将举行云端逛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市民领略天中历史文化,汲取丰沛历史素养。
清代镏金佛
金佛长5.9、宽4.8、高12.5厘米。
佛像立于莲花座上,头上戴着天冠,梳着高髻,上身袒露,身上有璎珞之类饰品。右手上伸,置于胸前,拇指与食指相抵,掌心向外;左手下垂,同样拇指与食指相抵,掌心向下,两肩处有莲花。表情静穆高洁,体态匀称。
清初宋祖法寿屏
年代: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宋祖法是新蔡人,明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后仕清。
屏风由三组组成,每组12扇,共36扇,据测量每扇屏风通高2.83米、宽0.47米,每组12扇屏风共宽5.64米,每扇屏风用铁制铰链相连。
第一组屏风正面中心是黄景日方撰写的荣寿序文,第二组屏风正面中心是洪承畴撰写的荣寿序文,第三组是一幅《兰亭修禊图》。
荣寿序文四周由回纹饰相隔,回纹饰以外是烘托中心内容的奇花异草和果类等植物。上边沿用十二种果类(石榴、红枣、葡萄等)进行装饰,以示主人翁业绩显赫;下边沿由色彩绚丽婀娜多姿的十二花神(兰草、月季、水仙等)进行装饰,以示主人翁的品德高尚;左右边有其他花卉作为装饰。
三组屏风正面的外围以各类相同的花卉、植物等装饰,形成了统一的格调,为整个屏风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宝相花透光镜
该镜直径16.6厘米、厚0.6厘米、重618克。
1975年,遂平县修复汝河堤岸月儿湾工地时,发掘出土。
透光镜是一种特殊的青铜镜,正面微凸,不仅能照人,当阳光或平行光束照射在镜面上时,镜面的反射投影会现出与镜背相同的纹饰和铭文。这是由于在铜镜的铸造冷却与镜面研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铸造应力和弹性应变,使镜面产生了肉眼不易觉察的与镜背纹饰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凸起。镜背较凸部位对反射光的发散度较大而成像较暗,凸起较小部位成像较亮,产生了对应于镜背图案的明暗透光效应。
明代圣旨
圣旨为绫制品,绫上印有祥云图案。卷首为“奉天承运”四字,内容叙户部陕西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娄志德的功德,对他及家眷张氏的褒奖册封。正楷书写,后有颁发时间,盖“制诰之宝”朱文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