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张爱民:用生命履职的“拼命三郎”

□全媒体记者 邓思婕


  “有事找爱民。”这是上蔡县洙湖镇一六王村村民熟悉的一句话。作为村委干部,这些年来,张爱民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成为一六王村村民的贴心人。
  “爱民歇歇吧!”如今,村民们看到张爱民时,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一名定期接受化疗的肺癌晚期病人,张爱民支撑着羸弱的身体,用生命坚守在战“疫”扶贫的前沿,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身先士卒,一心为民办事
  一六王村是洙湖镇最大的行政村,有4700多人,作为村委副主任,全村大小事情,张爱民都要操心。
  近日,记者走进一六王村,看到那里处处浓荫蔽日,四处鸟声嗈嗈。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每年春季,张爱民都会组织人员开展植树造林,让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和观念。
  “力争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是张爱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带领村干部走访贫困户,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及时送去生活物资,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是心系贫困户。
  他积极排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张爱民专门印制了一本群众反映问题接处单,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向上级反映。群众看到村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上访的也没有了。
  为整治环境卫生,建设美丽乡村,张爱民组织保洁员和村民清理杂树、杂物、破旧房屋,让群众既是参与者、建设者,更是受益者。
  为办好民生实事,张爱民高度重视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常到群众家中做工作,耐心消除群众的担忧。用老百姓的话说:“张主任工作起来不要命,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战“疫”前沿,党员就是旗帜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张爱民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
  一六王村与平舆、汝南县接壤,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多,情况复杂,疫情防控难度大。早上7点出门,晚上10点多回家成了工作常态,回家途中接到群众反映有“四类”人员的举报电话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也成了“规定动作”。
  农历大年初三晚10点,得知本村有一名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人员,张爱民心急如焚,经过3个多小时的多方联系沟通,直到凌晨才找到该人。随后他和村卫生室医生对其进行检查登记,做好思想劝导并发放医学隔离告知单,做到隔离人、不隔绝关怀。
  疫情防控中,他舍小家为大家,冒着严寒,全身心带领村党员干部、志愿者在村疫情防控服务站全天24小时值班,并协调医院、派出所、工商等职能部门和民间组织参与,形成强大的联防联控阵容,确保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复工复产推进,张爱民主动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尽量让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他累计为4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帮助300多名村民安装“学习强国”“豫事办”“咱的驻马店”等,引导200多名群众注册“云上上蔡”App。
  铁打的身体也禁不住这样的劳累,看着他身体越来越瘦、脸色越来越差、止痛片成把成把地吃,妻子泪如雨下:“你是一个病号啊,无论如何要保重身体。”他的主治医师在得知他如此玩命工作时,生气地责备他:“你不要命了,别忘了你是一个正在接受化疗的肺癌病人……”但张爱民说:“战‘疫’不胜,责任不卸,疫情不退,奋斗不止,党员就是要冲锋在前。”
  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在张爱民“拼命三郎”精神的背后,是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是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为民情怀。在一六王村村委大院里,党旗烈烈分外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