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进行田间测产。
□全媒体记者 邓思婕 文/图
行进在5月的天中大地,麦浪翻滚,麦香扑鼻,1000余万亩小麦即将迎来收获期。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疫情之下,驻马店如何筑牢稳产保供“压舱石”,扛稳产粮大市新担当,答案就写在即将铺开“三夏”画卷的大地上。
小满夏韵、作物初成。记者走田间、听民声、探“粮事”,去感受中原粮仓的蓬勃脉动。
走田间“多种粮、种好粮”
“今年是个丰收年!”西平县重渠乡汪庄村种植大户董青海小心地揉搓麦穗,吹去浮皮,黄澄澄的麦粒滚圆饱满,透着亮光。“去年试种的‘双千一号’新品种,穗大、粒多、粒重!”
“今年出现了疫情,老百姓更要多种粮、种好粮!”在董青海种植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田块方正连片,水泥路笔直平坦,沟渠井电设施齐全,金灿灿的麦子生机勃勃。说话间,董青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他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其中800亩种了小麦,比去年多300亩,粗略算下来,今年可以打上万斤麦子。
为啥小麦扩种了300亩?“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董青海解释说,这“五统一”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负责供种的开天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勤说,小麦要高产,麦种很重要,田间管理也是关键,企业通过持续整合物资、资金、技术优势,落实“五统一”措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高标准粮田持续向好发展。
听民声“抗疫、生产两不误”
农忙时节,农时不等人。在新蔡县城关种粮大户王生民看来,今年的丰收格外来之不易。
小麦春管的关键时期,接连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倒春寒,中后期又有了条锈病的苗头,田头去不了、劳力不好找,多亏合作社联系农技专家网上开展“远程会诊”。“抗疫、生产两不误,专家通过手机指导病虫草害防治,生产基本没受影响。根据田间测产,预计亩产超过1200斤。”
疫情初期,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农资采购和运输成为农户关心的问题。为此,驻马店市第一时间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纳入复工复产重点企业名单,支持农资企业加快复产;同时,开展“点对点”配送,并为农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正犯愁的时候,农资、化肥都运来了,一解燃眉之急。”正阳县种粮大户黄磊对今年丰收充满了信心。
复工复产以来,全市坚持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对疫情较轻地区抢抓农时,组织农民错峰错时下田,及早开展麦田管理;对疫情较重地区,发挥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帮助农户开展田间管理;针对以小麦病虫害偏重发生的严峻形势,多方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运送农资的三轮车在乡间道路上穿梭,农技人员在线上线下忙碌,农民错峰错时下田劳作……这些共同构成了今年小麦生产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探“粮事”“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5月21日,确山县后楼村,天空瓦蓝,一阵风吹过,成熟的麦子“沙沙”作响,收割机轰鸣而过,不多时,地里只留下短短的麦茬,金黄色的麦粒流水般倾泻进运输车里。
“这两天每天收割四五十亩,过两天每天能收100多亩。”农机手刘旦从两天前开始,就忙碌了起来。
眼下天气晴好、气温偏高,全市南部、西部山区小麦已经陆续成熟开始收割,小麦收割也由南向北、渐次拉开。
为确保“三夏”农机生产顺利进行,确山县农机部门在辖区内设立了跨区作业服务站,及时向农机手提供麦收信息、天气预报等服务。农机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宣传讲解“三夏”农机生产注意事项、扬尘处理等,全力服务“三夏”生产。
“从24日开始,驻马店小麦收割将进入大收期。针对今年小麦成熟期提前的情况,我们提前做好预判,加强组织农机调配,提前做好农机具检修、机手培训等准备工作,确保“三夏”期间投入联合收获机械满足机收需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遇到降雨天气,将紧急调集农机开展抢收作业,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天中沃野,1000余万亩小麦丰收在望,历经疫情“大考”,大家相信依靠好政策,人勤地不懒,今年还会是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