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
卫生健康体育事业事关民生福祉,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群众期盼的民生大事。5月22日,记者从全市卫生健康体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的全市卫生健康体育有这些重点工作:
全力推进健康驻马店建设
2020年,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健康驻马店”行动计划,围绕“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三大任务,以实施“十五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健康驻马店建设,确保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
全力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今年是国家卫生城市试点复审年,在复审过程中绝不能出现问题,必须确保顺利通过。
扎实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深入推进全民健康促进,确保达到健康城市的创建目标。构建开放普及的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卫生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把疫情防控中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固化下来、延续下去。
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2019年,全市贫困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罹患25种大病救治全部达到100%;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为92.44%(省级指标90%左右)。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2016年的13.8万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1.3万人,实现12.5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员稳定脱贫。“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案例,平舆县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互联网+健康扶贫”试点地区之一。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年必须高质量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年,全市要坚持精准施策,确保剩余贫困人员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要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开展突出问题“清零行动”,持续保持贫困人口基本医保覆盖率、家庭医生签约率、贫困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覆盖率“三个100%”,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县域内就诊率“两个90%”;要对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建立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因病致贫,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9年,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持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中心医院等12家公立医院和段庄孙全贵骨科医院等3家民办非营利性医院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动相关改革。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我市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上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在医联体建设、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对口支援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与多家二级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共组建医联体16个,为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0年,我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所有县都要建成紧密型医共体,泌阳县、上蔡县作为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要取得实质性成效。通过深化医共体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科学有序下沉,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合理控制,县域就诊率力争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启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加快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高质量落实县级人民医院提质升级民生实事,所有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医院标准。持续推进药品耗材使用管理。全面推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完善基本药物和医用耗材监测评价,提高短缺药品保供、稳价能力。
高质量完成惠民工程
去年,妇幼和老年健康保障明显加强。我市坚持关口前移,科学干预,高质量完成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两病”筛查民生实事,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出生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妇女健康有了坚实“屏障”。危重产妇与新生儿救治转运体系基本建立,母婴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17‰、3.34‰和5.5/10万,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要继续做好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两病”筛查和县级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工作,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并通过验收。
超前完成市定惠民工程。市委、市政府统筹全局,卫生健康体育占了3大类10项具体工作。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各县区要按照建设规范和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年度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任务和5处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任务。
卫生健康方面,坚持补短板,扩资源,统筹公共卫生服务和疫情防控需要,启动建设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第七人民医院暨传染病医院),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县人民医院要加强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学科和传染病区(含负压病房)建设,年内全部建成PCR二级实验室,县级疾控中心全部建成BSL-2实验室,具备开展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常见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等能力。
结合健康城市创建目标,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设立保健室(卫生室或健康小屋)。以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体系建设为抓手,完成67万人次重点人群筛查任务。20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肺功能检测仪并完成信息平台建设。
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去年,我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完成159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启动30个乡镇卫生院人才周转房建设。强化基层队伍建设,2019年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447名,招聘特岗全科医生39名;新建3个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技能竞赛获得全省二等奖。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人事薪酬分配、资源统筹配置等政策,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2020年,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要推进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提质改造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年底全面建成9个县域医疗中心,并且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激发乡镇卫生院运行活力,开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
提高基层医生待遇。职称评聘要向基层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提高5%。在乡镇、社区累计工作25年以上的执业医师,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以直接申报基层副高级职称。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落实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完成“369人才工程”各项任务,优化基层育才引才、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和长效机制。
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2019年,我市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组织举办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交流展示活动,成功举办2019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驻马店嵖岈山站比赛、驻马店市第三届运动会,承办好“三山同登”驻马店健身大会。竞技体育成绩不断提升。组织参加省级赛事,夺得金牌28枚、银牌30枚、铜牌40枚;在全国飞碟射击锦标赛上,我市夺得金牌4枚,并获得团体第一名;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我市获得金牌13枚、银牌12枚、铜牌4枚。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依托我市山水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体育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推动老乐山、嵖岈山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天中山地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产业带。
2020年,加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积极实施“两场三馆”“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扎实推进省级全民运动模范市创建。规划建设一批规范管理、免费开放的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按时完成省定足球场设施建设和市定每个县5处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任务,完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和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推动体育消费平民化。
承办好河南省青少年公路自行车冠军赛、河南省青少年古典式摔跤冠军赛、河南省现代五项锦标赛。有序扩大国民体质监测覆盖面,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健康体质测试,体医结合,开展体育健身干预,加强运动处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