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市中心医院多学科联动上演“生死时速”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牛云强通讯员王宇琛陈思妤)“有一名多发外伤患者即将入院,请马上做好抢救准备。”6月4日中午12时许,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台接到正阳县一医院的电话。一患者伤及头面部、胸部、躯干及四肢等多部位,病情危重,当地医院给予初步抢救后,由120转入市中心医院。
  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到该患者后,急诊抢救室及急诊外科对患者进行抢救,并立即开通严重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启动严重创伤多学科会诊(MDT)。3分钟内迅速完成病情初步评估、严重创伤评分、建立静脉通道、创伤术前血标本采集、紧急备血等工作。10分钟内会诊专家到达急诊抢救室,由骨科、胸外科、普外科、口腔科等相关专家组成的MDT创伤小组紧急对伤者联合会诊,5分钟内完成病情评估。
  急诊科主任王玉东指挥抢救小组进行分头救援,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周贺民、急诊外科主任张华甫及主管医师郭越同EICU医护人员一起对该患者展开了一系列抢救。经过大量输血、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多种措施,患者心率、氧合、血压逐渐好转,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此时,王玉东当机立断,决定由张华甫再次启动严重创伤MDT,经创伤小组二次联合会诊,考虑患者符合急诊手术指征,综合意见决定立即手术治疗。随即,由张华甫主刀,联合胸外、普外等多学科专家,为患者在全麻下进行“肺修补术+下腔静脉缝合术+肝修补术+膈肌修补术+肝静脉缝合术+皮肤和皮下组织非切除性清创”。手术十分顺利,患者安全返回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多学科联合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目前,患者正在康复治疗中。
  据王玉东介绍,急性严重创伤死亡率极高,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已建立严重创伤多学科会诊(MDT)中心,实现了由急诊外科、急诊抢救、急诊重症监护(EI-CU)、多学科会诊(神经外、胸外、普外、泌尿外、骨科、口腔等)组成的一体化救治服务,紧密协作,无缝隙衔接。急诊MDT创伤小组较传统专科会诊在处理严重创伤病人时,对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心肺复苏(CPR)、抢救输血及术前备血、CT检查时间、手术启动时间大大缩短,急诊严重创伤MDT的创立和实施,有效地缩短了患者创伤复苏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减少了漏诊率并有效降低早期死亡率,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