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搭建平台 开展培训
让心理服务走进普通人生活
  “心理服务并不是心理咨询,心理服务可以让人生活更愉快,脸上的笑容更多。”在日前进行的开发区心理服务培训会上,心理老师的一番言论引来台下的阵阵掌声,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服务的范围,刷新了很多人对心理
  服务的认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丽通讯员王晓光)近日,记者了解到,开发区的心理服务工作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开发区多次邀请国家级资深心理和家庭教育专家,为全区干部开展培训。在搭建心理服务平台方面,开发区管委会在办公条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调配3间办公室,成立了开发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心。
  开发区各乡办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在全区24个行政村群众接待室也设立了社会心理工作室。辖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均设立心理服务工作室,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科普健康知识,加强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管理。中小学校也广泛设立了心理辅导课程。通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各类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提供了心理健康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开发区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做好心理服务体系工作。组织部、政法委、宣传统战部、教育体育局、公安分局、民政局、财政局、信访局、残联、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成员单位也将加强部门间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级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学习培训;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健康志愿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
  开发区还将继续完善全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构建心理服务平台并对外开放。组建心理服务宣讲团、志愿者团队和专家委员会,分级分类对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精神科医生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科普知识宣传,开展好“六进”活动,为各类人群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积极推进开发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