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产业做引擎发展加速度
潘集村:致富路上飞欢歌
    李银良谈起他的鸽子养殖场眉飞色舞。

  文/图全媒体记者许静
  6月20日,记者到确山县李新店镇潘集村采访,刚进村就碰到一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正在小游园里遛弯儿的老太太。她许是看到了记者背着的采访包和相机,笑着问:“你是记者吧?别看俺这儿是山沟,可近段时间来采访的记者一拨儿接一拨儿。俺村家家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比蜜甜,值得采访。”
  很快,记者在鸿鹄鸽业见到了潘集村的“掌门人”李银良。李银良是潘集村鸿鹄鸽业总经理,又是村党支部书记,40岁出头,精明中透着干练。村里的群众说,李书记近些年明显瘦了黑了,都是为父老乡亲操劳的结果。
  李银良本来在市区经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潘集村地处偏僻、观念陈旧、人心不齐,发展缓慢。几年前,组织和群众推举他做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李银良带领全村干群踏上了创业之路。
  李银良介绍,潘集村素有养鸽子的传统,为发展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他综合分析了村里劳动力结构和发展运行成本,调研了肉鸽养殖效益,结合村里实际,成立了鸿鹄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
  以前潘集村养鸽子比较分散,规模不大,村里经研究后,决定成立鸿鹄鸽业专业合作社。2017年流转了130亩地,建了8个棚,养有五六万对鸽子,后又建了16个棚,养了六七万对鸽子,年产种鸽20万对左右、乳鸽500多万只,加上鸽子蛋,年产值近2000万元。
  养鸽让村民受益匪浅。67岁的黄国民是癌症患者,巨额的治疗费用让他们家陷入困境,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养鸽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后,他养的乳鸽和鸽蛋全部卖给合作社,顺利脱了贫。
  合作社还带动了很多青年创业,90后小伙吴广胜就是其中一个。他父亲离世、母亲因病卧床,女儿年幼,还有80多岁的大伯需要他照顾,日子过得十分窘迫。当得知村里建立养鸽合作社时,他迅速加入,成为第一批入驻合作社的养殖户。现在,夫妻俩的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随后,记者又到潘集村龙华牧业公司采访。作为省级龙头企业,该公司已完成投资5亿元,第一批位于潘集村的100栋多层厂房正在加紧施工中,7000㎡的孵化车间、办公楼、宿舍楼、饲料加工厂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二期位于洛庙村的100栋多层厂房已完成征地,标准化厂房正在紧张施工中。作为河南最大、全国最先进的白羽肉种鸡基地,龙华牧业在李新店建有两个孵化车间、7个种鸡场、一个饲料场,全部建成后年出产鸡苗2亿只,可带动该镇1000多人就业。
  鸿鹄鸽业放飞了潘集人的致富梦想,龙华牧业让潘集人有了工作的地方。位于潘集村的确山县思乡有限公司建厂不久,发展势头强劲,不少村民在这里务工,成了潘集村脱贫攻坚的新生力量。
  李新店镇党委书记许晓峰告诉记者,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潘集村在扶贫工作中坚持“精准施策抓产业、壮大基地助脱贫”的产业脱贫发展思路,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目前,鸿鹄鸽业正在和京东商城洽谈合作,很快将搭上京东商城的快车,潘集村的鸽肉和鸽蛋有望走入千家万户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