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蓝天常在 空气常新
我市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抓好重点民生实事
  截至今年5月,全市PM10年均浓度为8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4%,位居全省第三;PM2.5年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7%,位居全省第二;优良天数109天,同比增加14天,全省排名第三。1~4月共获得省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奖励648万元。
  全媒体记者邓思婕
  本报讯“这几个月感觉空气质量总体不错,空气好的时候指数能达到个位数。”最近,市民韦先生每天早晨7时就来到驻马店世纪广场,加入晨练的队伍,每天除了关注天气和温度之外,他还养成了了解空气质量指数的习惯。的确,大气环境是市民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
  生态就是民生,环境就是福祉。2020年,省政府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又一次纳入民生实事。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重大民生、普惠民生、公平民生的政治工程来抓,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全面治污,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守护最美“天中蓝”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全市不断强化工业深度治理,对列入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采取远程执法、自动监控、分表计电等执法手段,建立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动态清单,实行“一厂一策”,为企业生产发展做好服务。
  政策方面,组织人员修订应急减排清单,完善应急管控措施,积极组织县区申报绩效分级评定、绿色环保引领企业,对涉及民生保障、外贸订单等重大保障任务的企业,严格按照部、省级文件精神,给予企业最大的重污染天气管控优惠政策,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应急减排,严防一刀切。资金方面,市生态环境局邀请省专家现场一对一指导,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截至目前,我市企业已入中央项目储备库项目10个,累计资金3682.7万元。
   让城市空气更清新
  6月23日,记者来到练江湖大桥项目施工现场,工地道路已实施硬化,车辆冲洗设备正在运行,扬尘防治标语牌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工地在场地硬化、垃圾处理、洒水压尘等方面积极投入资金。”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的环保要求进行施工,大大降低了工地的扬尘污染。
  为了有效减少移动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切实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对中心城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逐一进行信息采集、编码登记、尾气检测、电子标签安装等,并统一登记造册、备案建档。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执法力度,针对使用不合格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或者违规进入禁用区使用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及时进行立案查处,督促不合格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治理或者淘汰更新,最大程度降低我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污染排放。
  “把‘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继续纳入今年全省的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使我们对打好今年大气治理攻坚战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腰杆更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按照要求,扛实责任,确保一碧如洗的“天中蓝”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