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雪展示山珍。
文/图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
确山县竹沟镇被誉为抗战时期的“小延安”,红色的文化底蕴,厚重的传承基因,秀丽的自然风光,让它声名鹊起。在这片洒满烈士热血的红土地上,革命传统深深地影响并感染着这里坚强、勤劳、朴实的竹沟人民,形成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确山县山珍苑种植合作社法人代表兼理事长王春雪就是在这种氛围熏陶下走出的成功电商人。
昨天,记者在确山县竹沟镇见到正在忙碌的王春雪。
关爱留守儿童
1981年出生的王春雪,耿直、勤劳、善良,就像家乡山顶的花儿一样,阳光烂漫、朴实无华。由于小时候家里兄妹多,加上爸爸长期有病,奶奶年迈体弱,一年到头穷得无法维持生活,吃饱饭、能穿上漂亮的衣服就是最大的梦想。王春雪上高中时成绩优异,为了照顾家人,无奈只好辍学回家。老师和同学多次到她家走访、资助、关怀,但无济于事。王春雪的班主任实在感到惋惜,推荐她去镇上一所小学担任代课老师。也许真的渴望知识、心有遗憾的缘故,当时她无比激动,总感觉是自己又有了一次上学的机会,所以她备加珍惜。她接管了全乡成绩倒数第一的差班。
为了扭转局面,王春雪工作踏实能干,把全部身心都投入进去,对差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在教学教育中,她为每一个孩子设计专门的教学方案,仅用两个学期就把这个班转变成全镇第一名。多年来,她的教学成绩都是全镇第一。
教育事业给她带来了快乐。她也把更多的关爱奉献给孩子们。随着这几年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山区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村里出现很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由于地处山区,小孩上学山高路远,无法接送,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学习效果无法保障。看到这个情况之后,她果断开办了留守儿童幸福之家,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庇护的场所,彻底解除了老人和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一干就是5年。5年中,王春雪对待这些留守儿童视为己出。为了这个“幸福之家”的孩子们,她放弃了很多外出挣钱的机会,但她无怨无悔,只为了心中那份不舍的乡情和感恩社会的心。
发挥优势创业
不当代课老师后,王春雪针对确山县竹沟镇四面环山、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萌生了让当地村民利用这里盛产山珍野味的优势向大自然要财富的念头。由于自己长期生活在深山,对这里的资源地貌极为熟悉,山珍野菜认识广泛,熟知药材药理,在村镇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开办了专业山珍特色合作社,流转了400多亩土地,吸纳12户贫困户入社。随后利用各种途径往外推销山珍野菜,让更多人了解竹沟特产,了解山里的珍品。
为了让这些绿色、营养、无污染的美味快速走向城市百姓的餐桌,王春雪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电商培训,为自己充电,增加阅历。凭着一股闯劲和拼搏精神,王春雪很快掌握了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技术。为了方便学习,王春雪购置了电脑。这样一来,她有更多的时间在互联网的世界钻研。借助农产品电商平台,她将自己收购和种植的山木耳、食用菌、灵芝、山野菜等放到网上卖,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一时间全国各地求购信息不断,成为都市人受欢迎的食材。如今,山珍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依靠一根小小的网线沟通了大江南北、国内国外。
致富不忘乡邻
位卑不敢忘忧国。记者采访过程中,王春雪动情地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对农村如何增加收入有深深的感受,对农民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对农业有着很深的期待。我开办山珍苑专业合作社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农民,让我们所有的农民都能依靠党的惠农利农政策共同走上富裕道路。”王春雪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透露出作为电商人的激情和自豪。但是其中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太多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清楚。
为了组织货源和帮贫济困,她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开着摩托三轮车进入深山,鼓励山区群众树立信心,战胜贫困,替他们代买生活用品、代卖山珍产品。通过这两年的帮扶,山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竹沟特产店的实体运营和线上交易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收益,改变了以往买货难、卖产品难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了久居深山的村民的不便,转变成了如今买卖足不出户,价格直接、公开透明、与采购商直接对接,达到了千里直营的目的。如今,该合作社年营业额近千万元,辐射带动周边许多村民依靠此行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看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和群众收入的成倍增加,王春雪无比欣慰。付出总有回报,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硕果。2018年11月,王春雪被评为“驻马店市贫困创业带头人”“河南农村最美村姑”“河南省农村十佳创业农民”;2019年3月被河南餐饮协会授予“河南省名优食品供应商”,被确山县商务局评为“红色圣地电商致富明星”,4月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2019年4月8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来到竹沟调研视察工作时,对山珍苑土特产品合作社的电商扶贫、带贫、帮贫,安排残疾人和贫困户就业的模式与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更给王春雪增添了今后做好、做活、做大电商产品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