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润东
合水的记忆
合水人善良顾穷人。来合水演出的有梆子、越调、京戏、曲子、河南坠子、大鼓书、四平调、皮影戏、木偶戏、魔术杂技、玩猴、铜器会、烟火会、秧歌……逢到灾年,民不聊生,不少戏班子难以维持下去,都到合水来度春荒。
新中国成立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合水在陈家祠堂偏东南角举行火神爷烟火会,北到郑州、洛阳,南至武汉,东到安徽,西至南阳的商人都来赶会。
据当地近百岁的老人讲,新中国成立后,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张秀卿,艺名“大宝贝”,曾到合水演出。为看她的戏,一睹她的风采,数十里外慕名观看的群众把合水围得水泄不通。张秀卿(1919~1960年),女,西平人,曾经在中央郑州会议期间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演出过。张秀卿是越调泰斗,艺术水平很高。著名作家田汉看过她的表演说:真乃河南周信芳。
张秀卿7岁拜仪封镇戏班名艺人尚云亭为师,9岁登台演戏,11岁在《小二姐做梦》中饰演小二姐,稚嫩乖巧,观众呼之为“小宝贝”。15岁即通小旦、小生、须生、青衣多行,声名日盛。后到越调戏班担任主演,到各地演出,深受欢迎,观众改称她为“大宝贝”。她主演《哭殿》中的唐王李世民,一个飘然出场亮相,其仪表的庄重、举止的潇洒,就能博得观众的喝彩,再加上她那说中有唱、唱中有念的表演风格,被誉为越调的“盖河南”。她的演唱方式和风格,后来被申凤梅全面借鉴和继承发扬。
合水的春天
如今的合水村有2600余名村民,百分之九十九都在古寨墙内安居乐业。除北寨门桥以北的小街村外,东寨门、西寨门、南寨门外有与邻村接壤的耕地3720亩。奥维互动地图显示:沿寨墙内测量面积约430198.8平方米,周长2.652千米,南北街长1.08千米,东西街长700米。
在合水北门留存着一座清代石板六空桥,桥长20米、宽5米、高8米。一位近百岁老人激动地说:“这桥年代可长了,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桥上建有龙头龙尾、石礅石兽。桥体通身修长,条石搭接,简洁大方,技术精湛。条石每块约有两吨重,就是如今修建也是一个不小的施工难题。
淮河的第一大支流——洪河,三面围绕着合水古寨静静流淌,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哺育了勤劳勇敢的合水人民。乘小船沿着河流漫游村落,可谓步步入画、处处皆景。而河流两岸花草树木生机勃勃。近年新修建的宽阔的混凝土大桥横跨洪河南北两岸,与废弃的东边相距百米的老青石桥俯仰顾盼,似乎在完成一项重大使命任务的交接和嘱托……
已故退休老干部张国胜,生前为合水老区新农村建设发挥余热,由于2000年“7·13”洪水上游石漫滩水库下泄量过大,造成西平县杨庄乡滞洪区合水西寨门生产桥被冲毁,群众自筹搭建简易桥用于生活、生产,2003年“8·30”洪水将临时应急的简易桥被冲毁,交通再次中断,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和不便,群众强烈向上级请求重建合水古镇西寨门生产桥。
张国胜四处筹款、为民请命,为节省开支,坚持坐公交或自己开老年电动车不辞劳苦奔波于乡村和乡政府,以及县里市里。他实地调查拍照走访,把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写成调研报告,不顾风霜雨雪天气,及时把群众的呼声,反映给新闻媒体,递交给党和政府职能部门,尽心尽力筹措申请专项资金45万元,用于修桥、铺路。2004年工程开工后,他坐镇建筑工地246天,监督和检查施工质量。在老人的努力下,2005年1月,一座新的钢筋混凝土生活农用桥,在合水及附近乡村人民的欢呼声中建成并投入使用。
张国胜如果今天还活着,差不多是90岁高龄了。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和退休干部,他老伴在家务农,夫妻俩收入不高,养育4个儿女。可是这些年,家乡的事他一直装在心里,始终不忘公仆本色,留下未来得及镌刻的《爱民桥碑志铭》,激励后人。
爱民桥碑志铭:天地灵气,日月生辉。山川风华,盛世才俊。济世胸怀,为民之心,当万世流芳……
张国胜老人走后,埋在了生养他的家乡的黄土地下,应是炎黄子孙叶落归根了。他为民奉献一生,骨灰也化作肥料回馈滋养这片故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像洪河水造福桑梓,像合水古寨庇佑乡亲!
洪河两岸既有芦苇荡,也有庄稼地,随四季变化,各类农产品及经济作物轮番披挂上阵,寨墙半山腰里和隔河相望的小街村洪河大堤下的河坡里,桑树、槐树、榆树、桐树、杨树、柳树、枣树、梨树、苹果树、柿子树、香椿树,赶趟似的无私奉献着自己,以深深扎入地下的根来报答滋养它们的洪河水和脚下的肥沃土地……
四季如画的小洪河,自西向东南缓缓流淌,水清清,鱼儿游,两岸芦苇随季节绿了青,青了黄,黄了白,白了又青,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洪河两岸的勤劳儿女,祖祖辈辈临河而居,河水浇灌了万亩良田,四季蔬菜品种繁多、瓜果飘香,正收获着希望。
我爱家乡的四季,最爱是春天。这里的春天更富有诗意。桃花红、梨花白、柳叶绿,莺歌燕舞,蓝天白云。你瞧,春姑娘头戴美丽的花环,身穿漂亮的红裙,踏着“春”的乐章,迈着“春”的舞步向我们姗姗走来。春风把小河边晨读少女额前的秀发撩向两边,给她无限惬意。和煦的阳光暖暖的、柔柔地洒在河面,折射出七彩的光环,给人美好的遐想。清澈的小河欢乐了,像调皮的娃娃和石头碰撞着脑袋,追打着、嬉戏着……
站在河岸的大堤或寨墙上,远远望去,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碧绿的麦田,给麦田镶上金边的是金黄的油菜花,走近田间地头,处处都是青青小草和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蓝的、白的……争奇斗艳,倾情绽放,引来了无数只蜜蜂在这儿采集花蜜,诱来了成群的彩蝶在这儿翩翩起舞;麦田里,农民正在辛勤地耕耘。“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农家小楼传出优美的歌声,这歌声伴随春风,飘过田野、花园、工厂、学校,进驻人们的心田,荡漾在孩子们的笑声里……
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古镇、古街、古寨、寺庙、古树景观渐渐消失。嫘祖故里曾经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合水古镇曾经的繁荣与苦难也成为过去,但人们永远也忘不了为新中国成立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永远也忘记不了为老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们。嫘祖故里的人民,必将乘着祖国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的东风,向着春天,阔步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