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新理
各类社会组织采取“以购代捐”“以买带帮”等方式购买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电商企业采用“社会组织+电商+扶贫”扶贫模式利用网销平台、直播平台等拓宽我市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途径;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发挥专业资源优势,组织师资力量参与教育扶贫,实施“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扶贫助学助困……据市民政局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409家各类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结对村168个,帮扶贫困人口6438人;技能帮扶受益人口5.23万人,涌现出一批叫得响的社会组织扶贫品牌,如“金秋助学”巧媳妇工程”等脱贫攻坚行动,为我市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全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和服务管理工作获全省第一名。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驻马店高质量发展贡献出社会组织的力量。近日,市民政局召开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推进暨能力建设培训会,会议总结了全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和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增强工作实效、积极推进全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做法。安排部署驻马店市民政局关于驻马店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扶贫点的实施方案,其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再次动员社会组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充分体现社会组织责任担当,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精准聚焦我市脱贫任务重的乡村和剩余未脱贫的贫困人口,汇聚扶贫资源,凝聚慈善力量,积极做好消费扶贫、网络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志愿扶贫等领域的帮扶工作,结合章程宗旨和业务范围,选择能承接的扶贫项目,努力实现社会资源与帮扶对象的精准对接。
参与消费扶贫。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自行或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采取“以购代捐”“以买带帮”等方式购买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单位食堂和餐厅优先选购贫困地区农产品。批零类行业社会组织、电商类社会组织要动员电商企业开发贫困地区产品,利用网销平台、直播平台等拓宽我市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参与网络扶贫。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组织+电商+扶贫”商务扶贫模式,利用专业优势,推动系列“互联网+”项目服务贫困地区群众。技能培训类社会组织,向贫困地区群众提供产品开发、包装设计、网店运营、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增强贫困人口使用网络和用户终端等能力,借助网络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
参与产业和就业扶贫。各行业协会商会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企业)+基地贫困户(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模式,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组织会员企业、专业人才、技术骨干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制造业,开发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参与教育扶贫。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发挥专业资源优势,组织师资力量参与教育扶贫,实施“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扶贫助学助困。为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户提供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文化知识和致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群掌握一技之长,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到点上、帮到根上。
参与医疗扶贫。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对贫困人口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公益活动,针对贫困人口实施儿童营养改善、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等健康项目,帮助解决大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问题,做好疾病预防宣传、早发现、早治疗等工作。
有序参与志愿扶贫。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可为贫困人口提供心理疏导、生活帮扶、能力提升、权益保障等服务,为贫困妇女、青年提供技能培训、能力提升、就业援助等服务。鼓励开展贫困村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等关爱保障工作。特别是对受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社会散居孤儿、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以及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加强关爱,及时提供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