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武校长为学生做心理咨询。
驻马店市第三高级中学是从原商业学校改制而来的一所公办普通高中,学生入学成绩差、底子薄、自身素质差等是有目共睹的,多年来也一直困扰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心。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那一年,我所带的高一年级50余名学生,大部分是中招成绩300分以下的,这我也可以理解;可开学刚过一个月,一夜之间竟转走15人,看着空荡荡的课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驻马店市三高的李娜老师回想起当年的那一幕仍难以释怀。
在校长张学武等学校领导的鼓励与劝导下,李老师默默地拭去泪水,抱着让学生“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去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在她的辛勤努力和汗水浇灌下,后来转出去的学生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三年后她所带的班级考上了13个本科生,从此她的名声大振。
入学成绩只有300多分的庞雨加同学,在初中时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丧失自信心,来这里后仿佛找到家的感觉,在李娜老师的鼓励下,重拾自信,报考了体育特长生,经过努力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郑州大学;贺继超在学校里是个非常叛逆的学生,很少有人敢惹,而李老师却没有抛弃他,经常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教育,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李老师经常对贺继超说:“在家里家长可以容忍你,在学校同学们可以容忍你,以后在社会上却没人能容忍你。”他牢记李老师的谆谆教诲,高中毕业后到部队当兵并荣升为班长。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013年初,驻马店市三高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如何使三高尽快摆脱困境、如何带领三高走向振兴之路、如何引领三高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是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迫切问题。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作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始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
带着这些问题,上任伊始的张学武校长虚心向学校的每一位老师请教,与家长座谈,和学生谈心,查找学校的不足,寻找破解瓶颈问题的良方。
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是很正常的,但成绩差并不代表学生各方面都差。关键是老师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能否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心;有的学生成绩差,可有的会唱歌,有的会绘画,有的擅长体育,只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照样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张学武如是说。
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8级班主任李玉苗老师,对班级学生视如己出。有个学生平时贪玩,经常逃课。按照规定应把他开除。李老师动情地说,如果这个学生流入社会,没人管教,说不定会干出违法的事,一生说不定就给毁了。在她的挽留下,通过沟通、交流、谈心、鼓励,有时候中午不回去,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最后,这名学生流着泪说:“李老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假期期间,这名学生和其他学生一道组织兴趣小组,每天到街头的爱心小书屋去看书学习。
18级的班主任老师乔景雅与别的老师管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她爱憎分明,善于用制度管人。上课玩手机,对不起一律没收;而对于寄宿制学生带手机,只要不影响上课,平时可以给家长打电话,没电时,她负责充电甚至保管。张俊峰同学家境较为困难,参加国学比赛没有服装,她悄悄地自己掏钱帮他买了服装,却对他说是从班费里出钱买的……
看似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却倾注着老师们无限的关爱和无私的付出;犹如一股股和煦的春风,温暖在学生的心坎里。
最让人感动的可能是闫钦鹏老师了,因为他既是2018级的班主任又是年级主任,不但要管理好自己所带的班级,更要带好整个年级。他所带的班级成绩相对较差,但如果考不好会感觉脸上没面子。每次大考前,他向学生坦言:凡进年级前100名的奖励200元。没想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每次考试他的班级都有10名左右的学生“中奖”,当然这些奖金他要自己掏腰包。定目标、抓管理、改缺点、树信心这便是闫老师的制胜法宝。
“我们选班主任就是要选拔一批年富力强、事业心强、经验丰富、富有爱心的优秀班主任;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既包括社会大环境,也包括我们学校、老师、班级和家庭,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张学武胸有成竹地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你一席之地。”张学武说,“我们学校紧紧围绕‘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时刻瞄准‘三个面向’的人才培养要求,把‘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作为学校的校训和育人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完美达到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和可塑之才。”
(魏彦林王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