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王毛孩摆摊脱贫记

  (文/图全媒体记者李玉荣通讯员彭里)8月9日,晴,正阳县彭桥乡逢集。一大早,王毛孩(如图)的地摊就像往常一样摆好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一张简易操作桌、一套修理工具,加上节能灯等小电子商品,就是他摆摊的全部。
  “老乡,这个电饭锅给您修好了,换了一个开关,加上工本费一共10元,一年内包修。”
  “这个节能灯省电耐用,还特别亮,带货价12元给你”……因为服务好、技术过硬,产品质量好,前来维修和购买小电器的顾客络绎不绝。
  王毛孩的双腿先天残疾,不能正常走路,但他天生聪明好学。一天学没上过的他,自学读书识字,钻研修理电器维修原理,书本上看不明白的地方,就找老师傅求教。村里左邻右舍谁家的小电器坏了,都找王毛孩修理,一月也能有个百儿八十的收入。
  因村庄内不通水泥路,一遇到下雨就出行困难,修理家电技术渐长的王毛孩迫切想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开一个修理部,既能方便自己经营,也能方便乡亲上门来维修电器。
  2016年,他因残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党支部书记陈开兵在走访中了解到王毛孩这一愿望后,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并在其亲戚家附近盖起了两间新房。这样一来,在村干部、邻居的推荐下,王毛孩的生意有了起色。同时,彭桥乡党委因人施策、智志双扶、精准发力,持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乡、村两级组织的支持下,身残志坚的王毛孩也不满足于现状,心里打起了扩大经营的小算盘。于是,他不停地通过网络寻找商机,代销一些小家电以增加收入,好尽快脱贫。在帮扶责任人及农村信用社的协助下,他成功申请了3万元扶贫贷款,购买了维修工具、商品等。不仅如此,他还购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打算出门摆摊挣钱,不能只在家里等生意。在村干部和街道管理人员的帮助下,他的地摊从村口摆到了乡镇集市上。
  2018年,王毛孩主动要求脱贫,村脱贫攻坚责任成员到其家里算收入账时,王毛孩说:“一个集摆摊收入最少100元,多了能有500多元,你们给我一月算1000元的收入有点少了。”当年,王毛孩年纯收入达到了20100元,成功脱了贫,2019年他的纯收入达到3万元。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王毛孩的生意一度受到影响。村里“红色代办员”把有需要维修的电器送到王毛孩的家里,积极为他“揽生意”。他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为了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他从网上购买了孵化器,在家用土鸡蛋孵化鸡苗在老宅子里饲养。疫情过去了,他逢集去摆摊,不逢集就在家喂鸡。他乐观地说:“希望我的400多只土鸡能在今年中秋节卖个好价钱,让我大赚一笔。”
  王毛孩把地摊生意从老宅摆到了路边,又从村口摆到了乡镇集市上。他不仅是个“生意精”,还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每年秸秆禁烧期间,行动不便的他就主动要求加入禁烧队伍。如今,脱贫后的他有个愿望,就是找到人生的另一半,与他一道奋斗,共享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