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王楼村大变样
    驻村第一书记刘闯在扶贫车间和村民一起干活。

旧貌换新颜(以下图片由王楼村委会提供)
    王楼村委会老办公楼。

    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

    小广场建设前。

    新建小广场。

    贫困户的旧房。

    建成的新房。

    改建前的王楼村小学。

    新建的教学楼。

    王楼村小游园。

    扶贫车间内,村民在加工箱包。

 开栏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反映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一些贫困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广大干部群众用汗水浇灌乡土、用智慧建设乡村的扶贫足迹,本报今日起开设《扶贫印记》栏目,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脱贫攻坚、共享小康的时代脚印,讲述天中大地上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温暖故事。 
  

文/图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在家门口务工,还可以照顾家,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钱。”日前,在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的扶贫车间内,50多岁的村民张素梅一边缝制箱包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都是精准扶贫给村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的帮扶下,王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新建了一座教学楼,安装了280盏路灯,修建了4个文化广场,为贫困户翻新了住房,整修了村里的坑塘,10个自然村全部修通了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2018年,王楼村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据了解,2012年10月,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选派1名工作人员进驻王楼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从此与王楼村结缘。2015年8月,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选派副处级干部刘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进驻王楼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派驻王楼村第一书记刘闯介绍,几年来,工作队为王楼村申请交通银行各项扶贫捐赠资金329.87万元,争取政府项目和社会捐赠资金1383.8万元,金融贷款3090万元,共计4803.67万元,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为防止脱贫后返贫,增加脱贫致富的后劲,在工作队的帮扶下,王楼村建成一个光伏发电站、一个扶贫车间和多个产业扶贫基地,变“输血”为“造血”,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造血”扶贫之路。
  “这几年,王楼村一年一个样,变化大得很。这都是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结果。”王楼村党支部书记姜超众说,如今的王楼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村民更加团结、更加努力,正向小康生活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