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5日
“标语哥”关德松:画出美景写来富裕

  汝南县常兴镇西王庄村66岁的关德松,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靠一支笔,不仅刷出了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的绚丽色彩,而且还画出了一条致富路,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标语哥”。
    文/图全媒体记者杨晓晖邓丹华通讯员杨明华周志恒
  关德松自幼喜爱写写画画,当过村小学美术老师。1979年从民办教师岗位上退下来后,他就开始为镇里出板报、写墙体标语。由于他刷写的标语字体工整、规范、醒目,十里八村刷写标语和彩绘都会找他。30年来,关德松的足迹遍布汝南、确山、正阳等县城和村庄。
  刷写标语的过程,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关德松说,改革开放初期,他骑着自行车,带着装有白石灰的铁桶,刷写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生育等方面内容的标语;20世纪90年代,他骑着摩托车,带着油漆和松香水,书写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标语;进入新世纪,他开着小型汽车,带着先进的喷雾枪和各种彩色颜料,刷写惠民政策方面的标语;进入新时代,他刷写的标语内容主要以美丽乡村、党的建设、生态环保、脱贫攻坚等为主。
  除了农忙时,关德松整天都与墙体宣传打交道。有时为赶进度,他会先将字的轮廓写好,再让爱人‘填空’、描实,这样就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幅标语夫妻俩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关德松顺应时代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宣传内容,以彩绘的形式画在墙上,每绘一处,都会引来人们驻足观看。大家称赞关德松把农家墙变成了美丽风景,领导夸他把党的方针政策生动形象地送到了寻常百姓家。
  关德松在刷写标语见证时代变迁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上世纪80年代初,刷一幅标语1元钱,现在已涨到每幅100多元。彩绘的价格一般按平方计算,价格会高些。”关德松说。依靠刷写标语和彩绘,前年,关德松拿出近百万元资金,在驻马店市区购买了一套住房。
  有人说,关德松的人生是彩色的,关德松并不否认。他说:“用笔书写时代轨迹、传递正能量是我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