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09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04日
遂平:用“六稳”++“六保”精培红色热土

    市领导关心企业发展。

    城南新区。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展览馆。

    今麦郎食品产业园。

    克明食品产业园。

    嵖岈山百花园。

  □策划:马莉统筹:张耀奎梁军锋魏冉撰稿:吴峰图:赵建明
  遂平县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斗争历史,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在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东风下,该县动员全县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了遂平高质量跨越。
  走进奋进中的遂平,不仅能看到滚烫的红,还能感受到生机勃勃的绿;不仅能看到城市的日新月异,还能感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幸福。红色的遂平,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一路高歌猛进、阔步向前。
  面对疫情“双战双赢”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县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
  特殊时期,该县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指挥部,成立组建9个专业组、20个督查组,完善工作机制和流程,确保全县疫情防控“一盘棋”,形成了上下联动、党群联动、部门联动的防控格局;强化网格化管理,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确定遂平县人民医院为第一定点医院,集中收治、精准救治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在全市首个实现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三个清零,并实现“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被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疫情风险等级确定为全市第一个Ⅲ类县。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该县对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实行精准对接、全程跟踪服务。1~7月,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分别为31.9亿元、263.6亿元。在全市前两批集中开工项目32个,有力对冲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战疫”和“战贫”双推进,在全市2019年度考核中取得“好”的等次。截至8月10日,遂平县优良天数为170天;全县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连续16年获得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
  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呈回升势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市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税收收入增速居全市第1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居全市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市第3位。全市产业集聚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观摩评比位列第一方阵,兴工强市和服务企业考核位居全市第1位。
  加强“六稳”“六保”做好老区振兴发展大文章
  遂平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自1926年6月成立第一个中共党组织——遂平火车站党小组起,到新中国成立时的20多年,遂平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1300多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
  近年来,该县认真贯彻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今年初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要加大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工作力度,而且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要求。
  就业是最大民生,也是“六稳”和“六保”之首。该县深入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积极落实各项政策,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向县域外转移就业和在县产业集聚区、旅游景区等就业的帮扶引导力度。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支持鼓励自主创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扎实做好生产流通、保供稳价各项工作,保障煤、电、油、气等供应,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做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工作,切实关注低收入群体,对城乡困难家庭实行低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聚焦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全面落实各类纾困惠企政策,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生猪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稳产保供。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持续推动供给和需求有机衔接、消费和投资共同发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多措并举刺激居民消费,释放消费潜能。
  挖掘“红”“绿”资源让“两个更好”在遂平落地生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遂平县抢抓机遇,充分挖掘“红”“绿”资源,实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让“两个更好”(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遂平落地生根。
  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把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老区之“红”转化为发展之“红”。充分发掘保护革命文物,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开发更多的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充分挖掘红色历史,精心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聚焦生态保护,夯实绿色基底,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遂平最大的竞争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区循环化、绿色化改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好绿水青山。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载体,落实“四优四化”要求,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智能化建设,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坚持招大引强,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全供应链融通的产业体系。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突出抓好今麦郎食品产业园、克明食品产业园、五得利面粉、可米休闲食品产业园、中南纸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把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围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以争创温泉小镇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重点,依托嵖岈山风景区5A级景区,着力构建“一核四区三河两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积极争创龙天沟、凤鸣谷、新宜家野营地国家3A景区,开展汝河、玉带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
  完善公共服务让遂平更宜居
  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振兴发展的根本目的。该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今年上半年民生支出累计完成24亿元,23项省定民生实事和市定惠民工程正有力推进。
  在城南新区规划布局中更多融入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康养服务等产业。加快推进新区县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推进“五大公园”“三河共治”“六大连通工程”等项目建设。该县初步形成了“满城绿色半城水”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坚持老城更新和新区建设协调推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深入开展“十城联创”,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今日的遂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