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4-5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06日
创新赋能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年驻马店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勇致欢迎词。

    签约仪式。

    签约现场。

    第一污水处理厂。

    马庄铁路物流基地。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

    湿地公园。

  金秋时节,天朗气清。天中大地,叠翠流金。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大家相约驻马店,共同期待见证第二十三届中国农加工投洽会的精彩时刻。今天120多位新朋老友参加驻马店高新区优势产业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群贤毕至,英才荟萃,这说明了驻马店高新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证明了驻马店高新区越来越成为商界朋友关注的兴业高地,展示了驻马店高新区朝气蓬勃、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驻马店高新区成立于2008年5月,位于驻马店市中心城区东南部,辖金桥办事处和古城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万人,辖区面积9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
  今年,对于世界、对于中国、对于驻马店,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面对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党委、政府及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了一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在驻马店高新区的局部战场上,党员干部、企业家、群众,群策群力,共同战疫,休戚与共,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园区一家亲”、什么叫“命运共同体”。驻马店高新区管委会机关干部全部到企业报到,帮助指导抗疫,解决困难问题,助力复工复产;区内广大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管委会、办事处捐款、捐食品、捐口罩、酒精等重要防疫物资,极大地鼓舞了基层一线抗疫干群的士气。3月上旬区内50家规模以上企业在全市率先全部复工复产,5月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9月5日下午,第二十三届中国农加工投洽会召开在即,高新区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仪式上共签约17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376.1亿元。
  中国农加工投洽会正是高新区谋求发展际遇、谋划发展蓝图、谋取发展成效的大舞台和难得良机。高新区作为市中心城区的功能区,是市委市政府直管的全市唯一的河南省三星级产业集聚区、全市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全市唯一的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全市唯一的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驻马店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最前沿,是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主平台,是驻马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2008年建区以来,搭乘中国农加工投洽会的高速列车,高新区从一张白纸起步,快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沧桑巨变。12年间建成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1个,累计完成投资670多亿元。目前,区内入驻各类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多家,2019年园区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30亿元,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市前列,为驻马店经济社会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年砥砺前行,12年春华秋实,高新区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特别是今年以来,高新区转变思路,整合优势,化危为机,深入推进“二次创业”,着力强抓“软硬环境”,持续创新,持续改进,持续提升,取得的新变化更加喜人,发展的新优势更加凸显。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园区规模迅速扩大
  ——产城融合一体推进。
  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宜工、宜商、宜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借助驻马店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等“十城联创”的机遇,高新区持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可以看到,区内主要道路交会处全部建设了街口游园,赏心悦目;区内所有道路实现机械化清扫,全天候洒水,干净整洁;区内高低压线路全部整合迁改在兴业大道、中原大道旁,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特别是,全长6.8公里占地4000多亩的练江河带状公园横空出世,形成了高新区内一道绿色生态长廊,这样高品格的公园,这样大手笔的规划,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全国同类工业园区中也是少有。
  ——物流发达货通天下。
  高新区立体式、全方位、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能够为工业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驻马店铁路物流基地一期工程本月底将正式运行,该物流基地可以与多个口岸实现海铁联运。驻马店公共保税中心正在升级B型保税区,可与郑州航空港、郑州保税区实行联运联营。驻马店国际公路物流港建成以冷链产业为核心,以冷链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分拨、交易为一体的综合园区平台。骏化化工物流、国际邮件分拣中心等,可提供专业物流配送服务。中铁加仑驻马店LNG铁路储运物流园项目已经签约入驻,可有效降低企业用气成本。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高新区及企业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如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全区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2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家,1300多项技术专利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2019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全区总量分别达40.3%和25.5%。
  ——投资平台实力雄厚。
  为加快园区建设、助力企业发展,经市政府批准,组建了高新区投资公司,资产规模30亿元,引进“双一流”专业人才,构建了“融、投、建、管”四位一体的国有投资平台。投资公司成立以来,通过参股的形式盘活海川电子玻璃公司,为中建材玻璃产业园重大项目的入驻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标准厂房区先后培育壮大了中小企业10余家。今年以来,投资公司紧紧把握政策机遇,成功获批总投资21亿元的铁路物流产业园配套设施地方专项债项目,目前针对新材料小镇、静脉产业园、双创产业园、LNG产业园和钛白粉生产等5个产业园项目,正在积极运作。高新区投融资平台的日益壮大,极大地促进园区建设提速提质,有能力助推区内企业做大做强。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高新区坚持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重点围绕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延链补链,招大引强,招先引高。今年初以来,高新区先后到北京、深圳、山东、成都等地,对接有意向招商引资项目20多个,目前在谈项目15个,总投资200亿元。上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97亿元,产业招商工作呈现井喷式效应。今年,高新区共谋划实施A、B类重点项目86个,总投资8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8亿元。其中公共类项目21个,产业类项目65个;新开工项目49个,续建项目19个,目前续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5个,施工方正在趁天抢时加快建设,形成了大干快上的新高潮。
  ——营商环境优质高效。
  市委、市政府为了提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专门组建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新文任指挥长的高新区建设指挥部。市委书记陈星高度关注指挥部运转,多次深入重点建设项目工地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困难,推进园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高新区上下积极践行“重商、亲商、兴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坚持“店小二”服务常态化,坚持深化每月15日全市企业服务日、每周五高新区企业服务日制度,坚持“一把手领衔、团体攻坚、挂图作战”服务模式,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全要素、全流程保障,全力帮助企业落地生根、做大做强。比如,高新区成立后第一批入驻标准厂房的企业苏源管业,通过优化服务、正确引导、政策扶持,逐步壮大,拿地建厂后发展迅猛,今年连续新增两条全国最先进设备生产线,市场仍供不应求,近期计划新增用地建设二期高端生产线项目。高新区把企业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企业的困难当作管委会的困难,实现了“围墙以内归企业,围墙以外归政府”的郑重承诺。
  提升永远无止境服务永远在路上
  新时代,新机遇,新起点,高新区将持续改进,持续提升,力争实现新作为。
  ——聚焦基础保障再完善。
  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举措,深刻把握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着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提质增效,强力推进实施市政道路排水、村庄片区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让高新区更宜居、更宜业,为企业入驻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更优的发展环境。
  ——聚焦企业服务再发力。
  进一步发扬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服务精神,继续对入驻企业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区级领导分包责任制。依托驻马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可视化监管系统,“工改”审批管理系统、“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系统,全程代办,专人帮办,把4天办“四证”“拿地即开工”政策落到实处。
  ——聚焦干部作风再提升。
  进一步弘扬务实重干、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着力提升全区干部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把企业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金标准”,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将企业评价同区属各单位考核评价直接挂钩,把支持企业发展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内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担当作为。
  潮平两岸阔,扬帆正当时。驻马店“兴工强市”战略正在深入实施,高新区发展优势得天独厚。驻马店高新区的班子团结,干部有为,社会和谐,风清气正,强劲的发展态势日益彰显,蓬勃的发展局面日新月异。这里是投资的热土、兴业的家园,是实现抱负和理想的广阔天地。驻马店高新区真诚希望与天下英才携手,以全区的服务、热情、真诚,和商界朋友的资本、技术、智慧,水乳交融,风云际会,一定能共同铸就丰功伟业,共同开创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策划王勇卫撰稿王摄影闫宏伟磊刘俊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