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C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06日
“胳膊牛肉”醇且香 绿色食品美名扬
    胳膊牛肉精选的黄牛吃的是草,喝的是矿泉水。

    好山好水出好牛。

    “胳膊牛肉”选购的黄牛均来自大山深处。

    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非遗购物节上“非遗购物节上,“胳膊牛肉”被抢购。

  近日,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业又传喜讯:确山“胳膊牛肉”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从产品环境质量、生产加工流程,到产品质量信誉等环节的严格评审,被认证为“绿色食品”。
  好山好水养好牛,家乡至味数胳膊。“胳膊牛肉”被认证为绿色食品,这是河南牛肉类食品获得的第一个绿色证书,标志着作为“河南老字号”“河南风味名吃”的“胳膊牛肉”品质再上新台阶,彰显了老区确山乃至我市食品工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定的一步。
  谈起“胳膊牛肉”的由来,王云微微一笑,侃侃而谈:“‘胳膊牛肉’是诞生于确山、闻名于驻马店乃至河南省的清真食品,也是‘河南老字号’。”
  “胳膊牛肉”起源于确山县城南关陈记回族牛肉铺。陈家世代经营牛羊肉生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19年被评为驻马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家牛肉历经五代传承,均以30多味纯天然香料,按祖传秘制配方精心腌制,其成品咸牛肉色泽鲜红自然、咸淡适口、鲜香熟烂、香而不腻、烂而筋道,曾以地方名优食品载入《确山县志》。
  “胳膊牛肉”第五代传承人就是陈麦元的儿媳妇王云。接过生产、传承“胳膊牛肉”的担子后,王云深感责任重大,她暗暗发誓:竭尽全力,守古制,重创新,保品质。
  王云非常清楚,“胳膊牛肉”之所以远近闻名,历久不衰,取决于严格的选材、加工、制作过程。首先精选当地农村散养1至2年的健壮公牛,按传统方式屠宰后,由熟练工人将牛肉分解剔骨后进行排酸处理;接着将祖传配制的30余种地道香料与食盐相拌,用力在分解后的牛肉上揉搓,然后装入陶缸内腌制;每天对牛肉进行倒缸处理,让30多种香料在牛肉从此缸倒腾到彼缸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渗透到肉质中,从而呈现出不加任何色素的自然红润。“胳膊牛肉”从最初选牛,到最后成品包装,需要严格走完35道工序,才最终完美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王云既注重产品的风味,更注重产品的营养。她根据现代人们追求低盐量、低热量的养生理念,不断改进“胳膊牛肉”的加工工艺,潜心钻研科学配方。最值得称道的是,她要求“胳膊牛肉”的整个加工过程,绝不掺入任何色素,保证产品达到绿色健康的标准。
  (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