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誓言抗疫情。
法制教育面对面。
交通安全宣传进乡村。
邓丹华 姚建勋
近年来,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抓队伍、塑形象、创一流、压事故、保畅通、促稳定”为总目标,围绕预防交通事故“减量控大”、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破解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难题等中心工作,以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为重要抓手,以过硬队伍建设为重要保障,积极探索警务创新模式,全队民警、职工、辅警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全力确保辖区社会稳定和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用忠诚担当与满腔热血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出行铺就了一条平安畅通路。
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2020年春节,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大年三十开始,大队全员取消春节假日,全力阻击疫情。工作中,大队党总支全体党员,民警、辅警人人当标杆打头阵,人人做表率冲锋在前,人人都是一面旗帜,始终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大队党总支书记、大队长张稳占的父亲患重病,他含泪投入繁重而紧张的疫情阻击战;年过半百的大队党总支委员马建华和李鸿雁等写下请战书,主动请战奔赴一线,全队党员民警、辅警纷纷主动请缨:“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我到一线去执勤。”
疫情阻击战中,全队像张稳占、马建华、李鸿雁、蔡向华、张峰源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很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队党员民警、辅警誓言“疫情不灭,党员不退”。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大队党总支带领全队党员民警、辅警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配合有关部门全力抗击疫情,共检查车辆86000余台次、检测人员15万余人次,检测发现有发热症状26人,及时送医就诊26人,及时劝返疫区车辆100余台,劝返人员300余人,筑起了汝南抗击疫情的坚固屏障。
由于疫情防控成绩突出,大队被省公安厅评为疫情防控先进集体,所负责的南关桥疫情防控卡点被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评为疫情防控先进卡点,先后有12人被评为市、县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交警中的“刑警”让肇事者无处遁形
现场勘查、法医鉴定死因、寻找嫌疑人逃跑方向……在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有这么一群人,专门从事和刑警相似的工作。这就是汝南交警大队事故处理追逃侦缉队。自侦缉队成立以来,汝南县境内的重大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大幅度提升,破案率达97.5%。2017年至2019年,汝南县交警大队连续三年取得重大肇事逃逸案件全部告破的好成绩。
镜头一:寻踪觅迹锁定证据。2019年2月5日20时12分,李某驾驶机动三轮车与行人王某相撞,致王某当场死亡,李某驾车逃逸。为侦破此案,侦缉队民警放弃春节假期,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最终锁定了肇事嫌疑人李某。
镜头二:“狐狸”斗不过猎手。2016年9月20日21时20分许,犯罪嫌疑人孔某驾驶豫一小型汽车将骑自行车的伍某撞伤后逃逸,伍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由于两端监控距离远,无法确定肇事车辆,侦查工作一时陷入僵局。侦缉民警通过排查、多方取证、鉴定,让孔某最终在铁证面前低下了头。
镜头三:顶包酒驾难逃民警法眼。2017年2月17日,门某坤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其子门某韶顶包,被侦缉队民警先行行政拘留。之后通过侦缉队的民警调查取证,最终辨出真假。
推动“警保劝导站”建设筑牢农村交通安全防线
今年初以来,为破解农村交管工作难题,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把交管工作向乡镇、农村延伸,积极整合与保险公司行业资源,全力深化“警保合作”,推动辖区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工作提档升级,建设并投入使用4个农村“警保劝导站”,依托“警保劝导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36次,通过“农交安”手机App录入农村驾驶人信息2万余条,隐患排查15处,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警保劝导站”建设中,大队多次召开全县警保合作暨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积极加强与保险公司协商,共同推进“警保劝导站”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并与相关保险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汝南县深化警保合作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方案的通知》,有效推进工作落实。以“警保劝导站”为依托,严查严管过往摩托车、面包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电动车,及时发现、劝导、制止严重超员、非法载人、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切实筑牢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防线。
推进放管服改革启用快处快赔事故处理新模式
在推进交管放管服改革工作中,为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依法维护交通事故当事人和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按照全国交管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启用了快处快赔事故处理模式。全省启用快处快赔事故处理模式后,为确保辖区轻微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的顺利推进,该大队专门成立了快处快赔工作专班,组织专班民警认真学习快处快赔操作流程等有关知识。同时,积极协调各保险公司,本着高效、快速、便捷的原则,简化理赔手续,缩短理赔时限,为事故当事人提供优质的保险理赔服务。该模式启用以来,全县共通过快处快赔系统处理交通事故831起,其中推出民用版后,共用民用版处理快处快赔交通事故230起,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凝心聚力打好“四大战役”全力推进“减量控大”
今年5月以来,全国开展了预防交通事故“减量控大”行动,大队着眼打好“四大战役”,全力打赢预防交通事故“减量控大”攻坚战。
深化源头隐患清零行动,打好“隐患歼灭战”。联合相关部门定期深入本地客货运输企业开展隐患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安全责任;紧盯“两客一危一货”,持续开展源头隐患动态清零,最大限度清除各类源头风险;联合交通运输部门推动建立健全重点运输车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排查面包车逾期未报废15辆,逾期未检验5辆,大货车逾期未检验3辆。
抓实路面秩序净化行动,打好“秩序整治战”。针对早、中、晚高峰时段不同交通堵点、乱点情况,屯警路面,保点指挥,加强疏导,切实提高上、下班高峰期和上下学时段道路通行效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和事故隐患突出点段,增设15个交通违法抓拍摄像头,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精确打击和监管。今年初以来,共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15923起,有效净化路面行车秩序。
加强宣传警示曝光,打好“宣传攻势战”。通过电视、新媒体等媒介定期曝光和宣传活动,重要节点做好“两公布一提示”和舆情引导等工作,积极营造“减量控大”整治氛围。
社会协同共治行动,打好“联动共管战”。充分借助安委会、综治办、文明办等平台,紧密结合综治考评、平安创建等活动,通过协调,将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评的重点工作内容,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同时,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隐患通报机制、客货运企业和驾驶人信息通报机制以及交通应急管理协作机制,畅通部门协作渠道,推动加强行业监管、隐患整改和应急救援。“以打促防”推动隐患整治,推进警路联合、警保合作、警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企业机构力量,建立完善事故联防联治联动机制,补齐交通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通过持续开展“减量控大”行动,辖区交通事故发生量明显下降,伤亡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了辖区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